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淄政办发(2004)35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4-06-09

施行日期:2004-06-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齐鲁化工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六月九日

淄博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防范期的划定

我市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10月份,这期间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将2004年的6月至10月即汛期定为重点防范期,其他时间为一般防范期。

二、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及防治措施

(一)淄川区岭子镇巩家村塌陷

淄川区岭子镇巩家村北,部分房屋自2002年下半年起出现不同程度斑裂,特别是自2003年5月以后,斑裂缝越来越大,范围也扩大,至目前总共有150余户房屋出现斑裂。村办公楼、学校和近20户居民住房斑裂较严重,需要搬迁安置。目前学校内仍有80余名学生上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生房屋斑裂原因是地下开采造成的,根据岭子镇巩家村情况,正处在塌陷速率较快的时期,近期难以稳定,加之进入汛期,房屋斑裂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需要进行重点防治。

防治措施:

1、停止地下的开采活动;

2、对斑裂房屋进行鉴定,确属危房的,立即组织搬迁安置;

3、安排临时上课教室;

4、定期对房屋斑裂进行监测,掌握塌陷发展情况。

(二)淄川区黑旺铁矿采空塌陷

淄川区黑旺铁矿采空塌陷威胁108户居民。截止今年5月26日,108户居民已全部撤离,处于危险区内的地上建筑物已全部拆除。

防治措施:

1、禁止采砂、采铁矿等人类活动;

2、对危险区进行封闭。

(三)淄川区峨庄乡滑坡危险区

位于峨庄乡的东石-响泉一线的山谷谷地中,有下端士村滑坡、乡政府驻地北滑坡和东石峪村东滑坡。该地段滑坡体为土体,均为山间谷地松散堆积含砂砾粘土体,结构极为松散。滑坡体积小于1万立方米,属滑动式滑坡,遇强降水极易发生滑塌,威胁4户20人生命财产安全。

淄川区国土资源局于2003年拨给受下端士滑坡威胁的居民2吨水泥,用以修建排水沟。2004年4月检查时发现,该居民在滑坡体后壁挖排水沟,未使用水泥防渗,反而更加不利于该滑坡体的稳定。

防治措施:

1、对下端士滑坡的排水沟进行防渗处理,其他各滑坡体前沿严禁开挖边坡。同时,在后壁上部修建排水沟;

2、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四)博山区过境路(205国道)673公里路牌桥东600米处崩滑危险区

该崩滑体长20米,宽50米,体积约3000立方米,属修路破坏山体边坡形成。此处为断裂带,岩石破碎,坡度较陡,遇连续降水或强降水极易发生崩滑,给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1、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

2、清除后缘破碎岩石,降低山体坡角;

3、在滑坡体上方后部修筑截水渠,防止降水沿裂缝或软弱面下渗。

(五)沂源县土门镇龙泉村滑坡

该滑坡体位于龙泉村东部,滑坡长20米,宽50米,厚10米,体积约10000立方米。滑体为一独立的山梁,滑床沿断层面发育,滑坡顶部及底部均有民房,共危及32户8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市财政于2004年3月拨专款30万元,用以受威胁居民的搬迁工作。土门镇政府已制定了龙泉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方案,计划今年6月20日前搬迁受山体滑坡威胁最大的15户,以后分期分批搬迁避让。在未搬迁完毕之前,龙泉滑坡必须作为重点灾害隐患点加以预防。

防治措施:

1、召集所有受威胁住户,说明滑坡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好防范和避让准备;

2、制定紧急撤离方案和路线,并告知每户受威胁居民;

3、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雨季24小时值班,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六)沂源县石桥镇关河峪滑坡

处于关河峪村中居民集中地段,滑坡长23米,宽200米,厚5米,体积约20000立方米。滑坡表面呈现阶梯状,滑坡上民房分3个台阶展布。2001年7月,由于连降暴雨,中间台阶边沿塌落约50立方米,破坏了下一台阶民房。该滑坡为坡冲积物被河流切割成陡坡,其基底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带。目前仍存在严重隐患,如遇连续降水或降水强度较大,滑落的可能性较大。

防治措施:

1、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集中排水,防止流水冲刷浸润滑动面;

2、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3、雨季受威胁居民采取避让措施。

(七)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崩塌

位于西里镇薛家峪村北闫王鼻子山东段,山体由寒武系地层构成,下部由寒武系中统徐庄组页岩地层组成,形成比较平缓的山坡,坡度约30°左右,顶部张夏组厚层灰岩形成陡峭悬崖,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张开度较大,而且与薄层绿色页岩互层,在强降水和连续降水条件下,极易形成山体崩塌,危及民房6户,威胁20余人,危险性较大。

防治措施:

1、汛期加强监测和预警;

2、崩塌前缘居民雨时采取避让措施;

3、清除残留石块、削方减载。

(八)沂源县燕崖乡大洪峪崩塌

位于大洪峪村东及北,村庄三面被山环绕,山体下部为寒武系页岩,形成相对平缓的山坡,坡度在30°左右,顶部为厚层灰岩,形成近90°峭壁,顶部厚层灰岩与数层薄层绿色页岩互层,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山体突出部位一组与坡面走向一致的裂隙张开度较大,极不稳定,遇暴雨、爆破震动等极易造成崩塌,危险性极大。

防治措施:

1、汛期加强监测和预警;

2、崩塌前缘居民雨时采取避让措施;

3、清除残留石块、削方减载。

(九)沂源县鲁村镇政府及丁家庄采空塌陷

位于鲁村镇镇政府驻地和丁家庄。沂源县鲁村镇政府驻地及附近供销社大楼和鲁村二村等房屋的墙面、地面出现大面积裂缝;丁家庄河北侧的150多户民房墙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开裂,裂缝长1000-4000mm,宽10-50mm,墙面倾斜达10-30mm,经有关部门鉴定丁家庄小学为D级危房。其中,鲁村镇政府驻地下面为鲁村煤矿采空区,丁家庄下面为草埠煤矿采空区。预防措施:

1、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

2、加强监测;

3、搬迁避让。

(十)沂源县三岔乡泥石流

该易发区位于山沟谷,由于岩体破碎、风化残积物较多,植被稀少,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如遇暴雨易产生泥石流,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防治措施:

1、汛期建立监测预报系统,指定县、乡镇、村联络员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定期巡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的威胁,不得在山沟出口处修筑建筑物;

3、在山上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大搞山区绿化,增加抵抗灾害能力。

(十一)其他地质灾害

煤矸石堆崩塌

我市煤矸石渣量大堆多,这类松散堆积构成的堆坡,有的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如石谷渣堆、龙泉渣堆、岭子渣堆、寨里渣堆、洪山二立井渣堆等,均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应注意加强监测,以确保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一)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建立区县、乡镇、村群测群防网络。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村庄),明确具体负责人(附: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表)。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好昼夜专人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要加强对重点防治危险区(点)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遇突发性地质灾害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到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三)做好汛后总结,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对汛前调查、汛期值班、巡查和现场调查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汛后及时对本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

各区县、高新区要在全市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实际,及时做好防灾预案,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汛前进行全面检查。

为便于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设立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田锡富;副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宋长清。设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值班室,值班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联系电话:2771064,2771644)。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