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3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锡政发〔2006〕402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10-30

施行日期:2006-10-30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序 言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寻求的基本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推动生态市建设的要求。2001年12月,江苏省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全面启动江苏生态省建设工作。2004年12月,《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由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实施,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江苏生态省建设方案,江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

作为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无锡担负着全省经济建设的率先与生态建设的率先,加快发展的率先与协调发展的率先相统一的重任。无锡开展生态市建设,是率先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落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的要求,率先实践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市政府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和江苏生态省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本规划是无锡市建设生态市的指导性文件,是各市(县)、区和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依据。

一、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有利条件

突出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资源。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带,处于沪宁杭大三角区的中心、苏南几何中心和沪宁中心节点,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属于苏浙沪高速经济增长极中重要的一极,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突出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无锡发达的交通资源,目前无锡市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坚实的工业基础,著名的经济强市。自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经济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5.2%,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958元。作为无锡市经济主体的工业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正向着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自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4%.

城乡统筹初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无锡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7%,市区建成区面积193平方公里。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科教、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5元和8004元,恩格尔系数降到36.9%,社会发展指数连续保持全省首位。

宜人的自然条件,现代的旅游名城。作为环太湖城市圈中唯一的滨湖城市,无锡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人杰地灵,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无锡景观资源丰盈、旅游产业成熟、配套服务完善,入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和显著优势。

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无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承千年的吴文化始终蕴涵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质朴生态观,构成了普及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彰显生态精神的良好人文基础。

面临率先建设生态市的最佳机遇。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整体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基础。同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工程项目已经建成,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绿化覆盖率稳步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二)制约因素

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命题待解。高速的经济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打破了无锡城乡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削弱了区域生态系统对城市活动的支撑能力,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市矿产稀少,能源基本依赖外界输入。土地资源压力日增,2005年末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51亩。人均水资源不足,水质型缺水明显。矿产资源稀缺,合理开发利用不足。

水、气污染负荷总量居高不下,生态破坏现象仍未得到全面遏制。全市废水、废气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超出环境容量,环境自净能力减弱,主要水系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低。工业结构性污染仍然突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呈相对上升势态,农村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规模仍然偏小,受保护地区面积偏低;生态承载力相对不足,“生态赤字”需要进一步弥补。

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城市发展的生态格局有待优化。长三角地区发展迅猛,上海、南京、苏州、常州及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在共同发展、联合发展的同时,对无锡市的发展形成强大竞争压力。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快的同时,全市工业园区、住房、休闲、公路、绿化、垃圾消纳等用地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有待优化。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无锡市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一直在40%左右徘徊,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幅度。印染、化工、冶金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仍需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无锡生态市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以生态环境而论,无锡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境内江河纵横、湖荡密布,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以社会经济而论,无锡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带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发展迅速,历史文化悠久。但建设生态市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多年形成的结构性污染依然存在等。对比无锡市现状和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由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和本区域排水不畅所造成的水环境质量污染是目前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无锡市建设生态市既有突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水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环境难题,这预示着生态市建设并非易事,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生态市的考核要求,从而实现无锡市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资源、繁荣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生态技术与生态工程为手段,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保障,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按照“生态山水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市。

(二)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应用系统的观点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注重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确保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和谐。

生态优先原则。维持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要关注系统内硬件的建设,更必须注意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使系统内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并处于动态平衡。

发展生态经济原则。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物质文明的基础。只有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才能不断改善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共同参与原则。生态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全社会自觉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氛围。

体现特色与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无锡市自身特点,在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四大重点领域体现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和文化无锡的特色。

(三)规划目标

1.总目标

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无锡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创业的生态经济中心,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休闲胜地,人居环境优美、江南水乡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态文明完美融合的生态山水名城。

2.阶段目标

??规划近期(2006-2007年):至2006年,江阴市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指标要求;至2007年,无锡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要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指标要求,宜兴市力争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指标要求。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启动,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改善、生态功能有所增强,城乡人居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趋于平衡。

??规划中期(2008-2010年):至2010年,无锡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要求,宜兴市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指标要求,全市建成生态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城乡环境宜人、自然生态平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体现。

城乡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生态面貌全面改善,人文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真正使无锡市成为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优、商贸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社会服务好的生态名城。

??规划远期(2011-2020年):在2010年后的未来10年内,将全面优化市域生态环境,全市形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城市展现优美的景观形态,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共生,物质、精神、生态文明全面进步。无锡市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成为国际著名的生态城市。

3.规划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生态市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兼顾江苏生态省建设要求,无锡市生态市建设在满足生态市建设六项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28项33个指标构成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以2005年为基准年,提出2010年、2020年生态市建设的规划目标(详见附件一)。

三、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以生态功能区划为空间结构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

1.生态功能区划

在全省一级生态区划中,无锡隶属长江三角洲平原生态区;在二级生态区划中,无锡分属沿江平原丘岗生态亚区、茅山宜溧低山丘陵生态亚区和太湖水网生态亚区。基于保持与省级区划的一致性,并能展示无锡市生态系统内部特征的区划要求,本规划将全市划分五类市级生态功能区,即:

??无锡太湖水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功能区。该区包括无锡境内太湖水体及环湖5公里以内、入湖河流上溯10公里两侧各1公里的范围,面积约为1241平方公里(包含太湖水面670平方公里),占无锡市面积的26.4%.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太湖水质下降,全湖已达到中富-富营养化,野生珍贵鱼类面临严重威胁。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护、改善湖滨生态景观,持续改善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环境质量,保护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湿地资源,污染地区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无锡都市群城市开发生态功能区。本功能区面积约为1017为平方公里,占无锡市面积的21.6%,分为三个亚区:无锡生态产业开发生态功能亚区、无锡生态产业控制开发功能亚区、无锡都市生态人居集聚功能亚区。

无锡生态产业开发生态功能亚区,主要包括高新区、惠山新城、安镇镇中部、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东部、滨湖区的河埒、荣巷、蠡园和蠡湖街道,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平衡人居环境与人地矛盾,加速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各类灾害风险。

无锡生态产业控制开发功能亚区,主要包括东亭镇东部、安镇镇西部和南部、洛社镇、太湖镇、华庄镇、锡北镇、东北塘镇、梅村镇、硕放镇以及东港镇中部、羊尖镇、玉祁镇、前洲镇,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保育区域内水环境,适度发展生态经济,严格控制污染型产业的发展,加速中心镇、一般镇现代化步伐。

无锡都市生态人居集聚功能亚区,主要为无锡市区其余地区,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区域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协调,城市功能、空间、资源之间存在矛盾。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平衡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心都市生态景观、城市生态文化、人居健康环境。

??江阴沿江平原城市化和区域开发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江阴市域,面积大约为959平方公里(包含长江水面54平方公里),占整个无锡市面积的20.4%.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工业布局不合理,威胁区域供水水源,沿江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长江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率不高。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保育长江水环境及生物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按照副中心城市功能加快江阴市区建设,统筹区域内发展,加速中心镇、一般镇现代化步伐。

??宜南丘陵山地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范围为宜兴市南部,宜溧山地的宜兴部分,面积约为700平方公里,占整个无锡市面积的14.9%.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中小企业的污染、矿产开采引起的山地生态系统破坏较突出,局部水环境受到污染,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大,生态旅游产业尚待开发。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保护自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山地林相、生态净化、水源涵养、控制污染,加速发展、缩小与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湿地水源涵养与农业生态功能区。主要范围为宜兴市北部地区,面积约为775平方公里,占整个无锡市面积的16.5%.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和中小企业污染日趋严重,对水生态功能构成严重威胁。生态功能要求及生态建设重点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涵养水源、控制?湖及其它湖塘污染,调控洪水,控制农村农业面源污染。

2.重要生态功能区

无锡市区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太湖风景名胜区蠡湖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名胜区、无锡灵山风景名胜区、贡湖饮用水水源地、长广溪湿地公园、太湖(无锡水域)重要湿地、阳山水蜜桃特殊生态产业区,总面积372.55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7%.

江阴市区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要塞国家森林公园、定山风景名胜区、江阴市低山生态公益林区、长江(江阴段)河流重要湿地、霞客镇马镇河流重要湿地,总面积154.60平方公里,占面积15.65%.

宜兴市区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横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团?公园风景名胜区、宜兴西太湖重要湿地、?湖重要湿地等,总面积42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9.61%.

(二)积极构建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经济体系

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型第三产业,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增长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方式转变。

1.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优化生态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根据“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城镇发展布局要求,依托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等国家级开发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宜兴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惠山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加快市区工业“退城进园”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先进制造业向沿路特色工业园区集中,完善生态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整合,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五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于44%.

??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合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印染、电镀、化工等传统行业,依法淘汰能耗高、物耗大、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尤其要加快实施对小冶金、小建材、小化工、小印染、小电镀等“五小”企业的禁止和淘汰工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污染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10年,100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以上的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推进循环型工业建设。加快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宜兴环保科技产业园等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企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构建电镀废水回用、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生活垃圾发电、废旧电子产品中重金属提炼、废轮胎和尼龙回收、废塑料碎片生产化工添加剂、废陶瓷片和粉煤灰生产建材产品、工业固废生产建材产品等八大循环型产业链,到2010年,全市建成8家以上循环型工业园、50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通过种植作物新品种、采用良好的牲畜管理办法、应用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和加快有机废物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手段,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特色养殖等优势农产品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形成锡东、澄南、宜西等农业集中区,环湖、锡西、澄西、宜南特色农业产业区和若干产业带,到201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达到80%,种植业集约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养殖业集约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

??构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畜禽养殖粪便循环利用产业链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同时建立城市、镇(区)、农村的总体循环体系,加快城市、镇(区)、农村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到2010年,全市建成8家以上生态农业园区。

??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太湖一级保护区、宜兴丘陵山区、宜兴?湖周围地区,江阴市沿长江区域和锡澄平原区建立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基地,逐步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到2010年,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基地比重达到60%.

3.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调整服务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境服务、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提升发展优势产业,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带动无锡服务业(商贸、餐饮宾馆)发展的龙头行业,切实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层次。到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古运河、惠山古镇、无锡惠山、江阴要塞以及宜兴国家森林公园、龙池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江南水乡生态人文优势。科学管理游客容量,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景区内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加强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保护,保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形成沿太湖、运河和长江的生态旅游带,到2010年,3A级以上景区全部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加快无锡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港口物流园区、无锡口岸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改变物流企业经济管理与生态环境管理相脱离的缺陷,实现由单纯经济管理向生态经济环保物流管理的根本转变,形成安全、有序、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物流业。

??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以宜兴环保科技园为依托,培育环保技术人才,壮大环保中介队伍,提高环境技术服务能力。加大环境服务市场开放,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环保企业参与无锡的环境服务项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建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对外开放的环境服务业。

??加快绿色宾馆(饭店)创建工作。在宾馆(饭店)中推广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作为基本内容,建立少浪费、低污染的绿色宾馆发展模式。到2010年,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建成绿色宾馆。

(三)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育)体系

1.加强水资源的安全保障

??合理调整供水范围和供水格局。继续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工程,提高城乡自来水供给覆盖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为导向,优水优用,分质供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开辟无锡市区供水第二水源地,自江阴引长江水至无锡,与无锡市太湖水源形成南北对置的供水格局,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建立长江、梅梁湖、贡湖、横山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设立水源地保护区,杜绝生产、生活污染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逐步恢复地下水资源。加强水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饮用水源水质动态管理系统。

??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制定城市工业用水定额,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积极开展中水回用试点,在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建立中水回用试点工程。通过加强对城市生产、生活的节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2.切实保护国土资源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市193.2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少、用途不变、质量不降。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鼓励和引导土地利用“三集中”。针对工业、农业用地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加大退化土地的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缓解建设用地指标。到2010年,退化土地恢复率达到90%.

??加强矿山资源保护。加强矿山整治,限制开山采石,通过“控点限量、重组调整”的措施,依法关闭一批开山采石企业。到2007年,关闭开山采石企业196家,全市矿山总数控制在50家以内,年产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加快露天矿山景观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每年整治矿山不少于20家,至2010年,所有已关闭的矿山全部实现复垦复绿和综合利用。

3.加快推进森林(林业)资源保育及自然保护区建设

以森林、自然保护区和公共绿地为主的城市林业建设,是构建生态绿色屏障,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满足居民环境需求的必要措施。

??加大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和抚育工程,提高无锡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江阴要塞国家森林公园、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和宜兴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新建龙背山、阳光森林生态公园、吼山、大浮、界河森林公园。全市每年造林绿化面积10万亩,至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

??加快城市防护林建设。围绕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防护林带,完成锡澄、沪宁、锡宜、宁杭、沿江高速公路和新312国道、环太湖公路两侧的50-100米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长江、太湖岸线防护林建设,完成京杭大运河、锡北运河、锡澄运河等五级以上航道两侧20-50米林带建设,构建江湖岸线林业生态屏障。加快建设无锡与苏州、常州、江阴之间的市际生态隔离带,形成生态隔离外环。

4.加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无锡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快现有湿地的生态修复。在太湖沿湖地区、入湖河道的河口区域、长江沿岸地区建设湿地生态修复区,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关停所有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禁止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和尾水生态工程处理,恢复其生态功能。

??大力推进湿地建设工程。加快完成长广溪、梁塘河和北兴塘河湿地公园,启动鹅真荡、宛山荡、唐平湖三个外围湿地保护区建设,加大江阴霞客镇马镇河流重要湿地、宜兴?湖重要湿地以及东?、西?等湿地的保护力度。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保护南部宜兴山地原生生态系统,恢复太湖湖沼湿地生态系统,维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加强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物种监督和管理,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5.积极推进全社会节能

制定节能实施方案和能耗定额支出标准,推广空调节电技术、绿色照明和高耗能行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对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企业进行改造,淘汰落后用能设备。积极推广节能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和全市所有公共建筑必须达到节能50%的目标,政府投资的民用建筑率先执行节能标准。到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四)构建优美舒适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体系

1.优化城镇生态体系布局

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以无锡主城为主体,以江阴辅城、宜兴辅城为两翼,以新市镇为纽带,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中城市、12个新市镇和若干新型郊区社区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在城镇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四级生态体系。

2.加强城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推进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在城区工业“退城进园”过程中,重点加快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范围内影响城市功能和建设、影响居民生活和服务业发展等三类企业的搬迁调整,迁移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一批劣势企业,支持发展一批都市型企业。到2007年,50家以上重点企业完成搬迁,2010年市区工业布局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加快城镇生态绿地系统建设。重点推进无锡市建成区、江阴城区、宜兴城区及乡镇镇区的生态绿地建设,结合环境绿化建设工程,科学安排绿地建设用地,加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建设,使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游园绿地。到2010年,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着力改善城区生活环境。加快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泵站,积极推进城市清洁能源区建设。合理规划设置居住区内的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生活噪声源管理,防止噪声扰民。到2010年,建成区现有锅炉、窑炉等燃煤设施改为集中供热或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气普及率达到95 %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保持100%.

??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居民选择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节水、节能等。开展绿色社区创建业务培训,建立创建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创建积极性,推进绿色社区工作的全面开展。到2010年,35%的社区建成绿色社区,新建社区(包括乡镇)、主要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周边社区创建成为绿色社区。

3.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农村“三集中”步伐,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重点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新型郊区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社会共享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10年80%左右的村(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镇)。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六清六建”工程。清理垃圾,建立垃圾集中管理制度;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清理河道,建立水面管理制度;清理工业污染源,建立稳定达标排放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庄容貌管理制度。

??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细胞工程,是推动农村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载体。完善小城镇环境规划,合理乡镇布局,乡镇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网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整治镇村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高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80%的乡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镇,80%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村。

(五)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支撑体系

1.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快区域引排水通道建设。受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和排水通道受阻的双重影响,无锡市水环境容量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白屈港、新沟河清水通道建设,调引长江水和太湖水,改善锡澄片河网和太湖地区主要河道水质现状。同时,拓建走马塘河,新辟城市尾水通道,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无锡水环境容量,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

??大力开展区域水环境生态修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河道“三清”,结合引水冲淤工程,改善河道环境,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对入湖河道每5-10年进行一次生态清淤。全面开展东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开展梅梁湖、蠡湖生态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人工生态修复,水体自我修复、水利工程调控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到2010年,力争蠡湖、梅梁湖和太湖西岸水质明显改善。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城北污水处理厂三期、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在建和已批建的污水处理厂在加快建设主体工程的同时,确保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增加生活污水处理量。到2010年,无锡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江阴、宜兴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科学规划乡镇污水处理厂布局与规模,已有污水处理厂的乡镇不再新建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到2010年,全市污水处理厂规模控制在140万吨/日。

??加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深入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化工、印染、医药等重点水污染企业进入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实行有机废水集中处理。继续实施重点水污染行业限期治理,提高排放标准。到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比2005年降低20%.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禁止新建燃煤热(火)电厂,严格控制燃煤锅炉。加快现有热(火)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已建35吨以上锅炉全部安装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实现在线监控。结合清洁能源区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逐步淘汰热电厂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到2010年,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比2005年降低20%.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广太阳能等洁净能源技术,大力推广使用低灰份低硫量清洁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区域天然气管道覆盖工程,加快发展天然气用户,到2010年,天然气气化率达到60%.

??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开展机动车专项整治,全面实施国家三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控制城市扬尘,全面实施建筑、道路施工地封闭式管理。改进水泥和冶金行业除尘设施,提高烟尘和粉尘去除率。

3.实现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

??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利用生活垃圾制造有机复合肥料或者建设垃圾发电厂。加快垃圾填埋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江阴、宜兴分别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系统。建成无锡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到2007年城市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建立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彻底解决粉煤灰、炉渣、建筑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问题,促进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利用,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4.加强声环境整治

??加强区域噪声源管理。统一规划城市功能布局,通过建立工业集中区,实现工厂企业噪音与居民生活、工作场所的分离。大力推进企业噪声防治工程,严格控制建筑噪声,着重加强夜间和高考期间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降低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

??加快实施交通噪声控制方案。通过交通防护林体系建设,实现交通与住宅区噪声的隔离。结合噪声达标区建设,不断扩大机动车禁鸣区范围,控制高噪声车辆上路,区域内高速公路或高架立交与居民点距离小于500米范围的,要求设置隔声屏障。加强主干河道内噪声控制,到2007年,淘汰内河运输挂浆机帆船。

5.强化区域环境辐射管理,防治城市光、热污染

??强化区域环境辐射管理。按国家和省要求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辐射源信息系统、放射源全寿期动态管理体系和重点辐射源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提升辐射事故应急和污染控制能力,落实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的基础配置,规范监测手段和方法,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形成与无锡市辐射环境管理相适应的监测能力。

??控制城市光、热污染。推进玻璃幕墙改革,减少建筑光污染,制定城市经营性灯光设施、户外广告灯光设施管理制度,合理调整城市夜间亮化区域和时间,完善城市夜间亮化工程,降低夜间光污染。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改善城市下垫面热岛效应,提高工矿企业冷却水循环回用率,减少热源排放。

(六)构建保障有力的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体系

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城市的抗灾减灾能力,构建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是维护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1.加快防洪保安工程建设

到2008年,城市防洪达到200年一遇标准,长江、太湖堤防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运东大包围工程、山洪防治工程、运西片防洪工程等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长江大堤、太湖大堤、望虞河大堤等流域性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圩区防洪除涝能力。

2.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预防控制工程建设

??加强城乡抗震工程建设。市区一般建设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重要生命线设施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不符合抗震设防的已有建筑物逐步按设防标准完成抗震加固。积极开展“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民居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程建设。巩固地下水禁采成果,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重要工程设施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实行动态监测,及时预报。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勘查,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加快完善人防与消防工程建设

??完善人防工程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和通讯体系,规范组织指挥建设,完善防空袭预案和抢险救灾方案。建设完善配套的防护工程体系,将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其它工程配合建设。

??加快消防工程建设。按照《无锡市消防规划》的要求,完善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布局,结合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防通道、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供电等工程建设。

4.加快建立环境安全与公共卫生应急系统

??建设并完善环境安全与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领导决策、指挥协调、监控督查和执行运作四个应急指挥系统,强化政府各部门公共应急综合协调能力。组织修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审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督促检查预案演习。

??建立并完善污染预防控制系统。建设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中心,培训相关专业人员,配备野外环境监测装备,制定环境污染应急专业技术方案,确保在突发环境污染时,实现污染要素的现场快速测试、快速诊断,污染物质的快速处置、封存或转移。

??建立并完善环境安全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应急支撑系统。运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市工业企业、基层社区的信息收集、集成、发布等公共信息系统;建设高度社会化的基础公共资源与核心应急技术共享平台;建造网络化和具互动功能的应急调度管理平台;形成全市环境安全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应急支撑系统。

??建立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储备金制度。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作城市应急储备金,并建立相关的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滚动充入、滚动使用。

5.加快供水、供电设施建设

加大无锡城乡区域供水管网建设力度,在实现乡镇联网供水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和改造进村入户管网。在全市二次大规模农村电网改造基础上,根据城乡电力增长的需求,建设设备较为先进、网络坚强、电能质量优良、供电可靠的农村电网,不断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电需求。

(七)构建传承历史、延续温情的无锡特色生态文化体系

1.加快物态文化建设

??大力保护无锡历史文化古迹。完善无锡旧城文物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惠山古镇和古运河历史文物保护带建设,通过展现历史文化古迹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融合发展的风貌,反映出江南水乡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交汇相通之处,使古迹成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基地。

??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特色基础上,倡导与发扬建筑、园林等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通过其整合、完善和提高,进一步彰显无锡独特的生态建筑风格;深入发掘乡土文化,推陈出新,广泛汲取自然、生态、景观的灵秀并从中寻找灵感,打造生态艺术精品。

2.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音像、图片、书籍、资料等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宣传和生态教育;以博物馆、图书馆、生态公园和社区文化中心为生态教育基地,通过专题讲座或培训,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知识宣传和教育。

??广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外拓展、丰富实践,社区互动、形成网络,巩固校内环境教育成效。到2010年,全市建成绿色学校100所,新增环境教育基地8个。

3.着力推进体制文化建设

??建立与完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大决策行动实行听证会制度,全力推进规划环评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机构行为;完善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八)构建高效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

1.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

加强与国内外从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的联系,组织实施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重点支持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技术、清洁能源替代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2.加强各类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和共建宜兴环科园等一批合作项目成果的作用,积极引进各种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促进无锡生态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加快环保科技人才的引进

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吸引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门人才到无锡工作,建立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库,组建专家咨询队伍,为加快生态市建设出谋划策。

四、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把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近期实施的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共分9大项40个项目(详见附件2),其中部分工程已在“十五”计划中安排和实施,其余部分将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分年度作出安排。到2010年,生态市建设9大重点工程总投资约为400.6亿元,平均占全市每年GDP总量的1.8%左右。2011年至2020年的工程建设项目,将根据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安排。

生态工业建设工程。包括生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企业ISO14000认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循环经济试点等4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42.1亿元。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包括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秸秆、畜禽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等3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18亿元。

生态服务业建设工程。包括森林公园建设、风景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旅游景区景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饭店创建等4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16.3亿元。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能源区建设、噪声达标区建设、绿色社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等6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76亿元。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清水通道、尾水通道、太湖水环境整治、市区河道整治、农村河道整治等5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82亿元。

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包括太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建设、环太湖防护林带建设、沿湖沿河绿化建设、退化土地恢复等5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28.5亿元。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电厂脱硫、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业污染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5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68.5亿元。

生态安全与资源保障工程。包括安全供水、防洪保安、灾情预警系统和监督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4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42.8亿元。

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包括城市文化保护、文化设施建设、绿色学校建设、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等4个重点项目。到2010年,约需投资26.4亿元。

五、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

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统一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审核评议无锡市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严格责任考核,严肃责任追究

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行政监察制度,政府实行生态市建设的定期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和检查。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是否完成生态市建设任务与各级领导实绩考核和任免挂钩,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建立与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扩大生态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强化民主法治的监督约束机制。设立各类生态事件举报电话、信箱、网站等,定期开展举报接待日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定期公开生态市建设的相关信息内容,广泛接受公众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社会监督机制。

(四)强化市域生态建设监管

合理配置和统一规划市域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市和市(县)、区联动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国家、省、市控制断面水质连续自动监测和重点污染源排放状况的在线监测;根据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配置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人员和装备;设立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五)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利益导向机制

继续制定并完善各种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生态市建设;将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收费,在一定期限内转化为经营性收入,推进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环保设施的市场化运作;积极引进、鼓励和支持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项目;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国际交往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外资本进入无锡生态市建设领域。

(六)推进生态建设事业管理的社会化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参与生态市建设;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建立“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新机制,立足镇(街道)和村组,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实现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全面辐射和重心下移。

附件:一、

无锡市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

(一)生态市6项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2.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生态县建设指标,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3.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4.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5.污染防治与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6.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二)生态市建设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 位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考核指标 经


展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50958 80000 160000 ≥33000   2 年人均财政收入 元/人 9373 11000 33000 ≥5000   3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人 8004 13000 26000 ≥8000   4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16005 29500 59000 ≥16000   5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 37.8 45 50 ≥45   6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92 0.88 0.8 ≤1.4   7 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140 120 100 ≤150   8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
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率 %
% 100
6.5 100
20 100
30 100
≥20  





护 9 森林覆盖率 % 17.3 24 27 ≥15   10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10.9 17 20 ≥17   11 退化土地恢复率 % 75 90 95 ≥90   12 城市空气质量
  好于或等于2级标准的天数/年 310 330 330 ≥330   13 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59.5 100 100 100,且城市无超4类水体   14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COD
二氧化硫 千克/万元(GDP)
 
3.2
6.0
2.6
4.8
<2.6
<4.8 不超过国家污染物总量指标
<5.0
<5.0   15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工业用水重复率 % 97.1
70
70 100
85
75 100
95
80 100
≥70
≥50   16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100 100 100 ≥95   17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80.3
98.3 100
95 100
98 100
≥80,无危险废物排放   18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0.1 11 12 ≥11   19 旅游区环境达标率 % 87 100 100 100   社


步 20 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好率 % 75 80 85 ≥80   21 城市化水平 % 67 75 80 ≥55   22 城市气化率 % 95 95 98 ≥90   23 城市集中供热率 % 45 60 70 ≥50   24 恩格尔系数 % 36.9 35 35 <40   25 基尼系数   0.32 <0.4 <0.4 0.3-0.4   26 高等教育入学率 % 51.4 58 80 ≥30   27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 % 85 90 95 >85   28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   90 95 >90

附件二:近期实施的9大生态工程及其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工程类别 项目名称 投资(万元) 生态工业建设工程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155000 规模化企业ISO14000认证 21000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45000 循环经济试点 200000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130000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 25000 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25000 生态服务业建设工程 森林公园建设 100000 风景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000 旅游景区景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0000 绿色饭店创建 5000 城乡人居环境
建设工程 城区工业布局调整 500000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0000 清洁能源区建设 20000 噪声达标区建设 5000 绿色社区 10000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 25000 水环境综合整治
工程 清水通道 150000 尾水通道 150000 太湖水环境整治 60000 市区河道整治 260000 农村河道整治 200000 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太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 20000 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建设 100000 环太湖防护林带建设 50000 沿湖沿河绿化建设 50000 退化土地恢复 65000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污水处理厂建设 200000 电厂脱硫 100000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50000 工业污染控制 300000 污泥处理处置 35000 生态安全与资源
保障工程 安全供水项目 207000 防洪保安工程 210000 灾情预警系统和监督体系建设 5000 自然保护区建设 6000 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城市文化保护 60000 文化设施建设 200000 绿色学校建设 3000 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1000

无锡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