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打死人什么罪

更新时间:2019-12-11 09: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正当防卫指的是对于哪些正在实行不法的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一种制止该不法侵害的行为,在制止的过程当中对于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限度上的损害时,仍属于正当防卫,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那么正当防卫打死人什么罪?找法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一、正当防卫打死人什么罪

  正当防卫打死人一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正当防卫打死人什么罪

  二、如何区分正当防卫过失杀人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正当防卫致死答疑

  网友提问:

  正当防卫打死人要付法律责任吗?

  律师回答:

  如果你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反击过程杀死一个人,可以构成正当防卫。如果别人只是一般的滋事、殴打,威胁不到生命安全,你把别人杀死,就很难认定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依法也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正当防卫打死人什么罪的解答。从《刑法》的规定当中知道,一般情况下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损失的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也就是不会被判刑。而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暴力犯罪,如果正当防卫导致了他人的死亡,那么也是不用负责任的。但如果属于防卫过当,还是需要负相应刑事责任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正当防卫过了,属于什么罪
你好,属于防卫过当,按照实际情况确定罪名
把人打死算什么案件有正当防卫情节
你好,具体要看案件的情况分析,详细情况可以来电咨询。
是故意伤害罪还是正当防卫?
需结合案情具体分析,比如三人要账时是否携带凶器?比如是否对王女朋友实施伤害?如果实施伤害,该伤害是否需要王立采用菜刀自卫或者保护女朋友?根据以上回答可以分析是否构成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保险公司说车有网约车风险不明确赔不赔,你先看保险合同里对网约车风险及赔付的规定。要是没把车用作网约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这种情况30天后不一定能正常登录。可能账号信息被修改或存在异常操作。建议先联系那位朋友,问清具体封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收费得看具体案子情况。简单的案件可能按件收费,复杂些涉及财产的,一般按标的额比例收。比如普通民事纠纷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这种情况公司有可能补交社保。虽然你已满60岁,但在公司工作期间公司未交社保是违法的。首先可以和公司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首先,快递不收活体符合相关规定,不能强制快递接收。你可和商家协商其他解决方案,比如双方共同承担损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一般来说,次责是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的。保险不赔的部分,你作为次责方通常要按责任比例分担。具体比例通常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这种情况,先根据双方损失确定赔偿范围,比如车辆维修、医疗等费用。双方先协商按主责和次责比例分担,一般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