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辞职

更新时间:2020-03-05 08:31: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 转正了没签劳动合同辞职要提前多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有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没签劳动合同是不是可以随时辞职?
    是的,公司存在法定过错,可依法委托律师指导下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业务提成、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年终奖金、 和其他损失等。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辞职呢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辞职呢
劳动合同纠纷 239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未签劳动合同辞职
未签劳动合同辞职
劳动合同纠纷 42777
未签劳动合同辞退员工
未签劳动合同辞退员工
无故辞退 25340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辞职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辞职
劳动合同纠纷 233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
辞退员工补偿 338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离职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离职
劳动合同知识 638
上班摔倒怎样赔偿
上班摔倒怎样赔偿
工伤索赔 1550
劳动法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
劳动法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
劳动合同知识 370
劳务合同签了两个月,会不会赔钱?
提前离职处理方式有协商和依法解除两种。协商不成时,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注意通知期限,确保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赔偿风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24年6月中入职,现在公司要裁员,我应该按照多少的补偿要呢?去年因为我有三个月实习期我能否要求要
裁员补偿按实际工资算。操作如下:1. 收集工资条、奖金证明等;2. 与公司协商补偿金额,要求按实际工资含奖金算;3. 协商不成,准备材料申请劳动仲裁;4. 如需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答应会被调离,有哪些应对策略?
常见处理方式:协商解除或依法维权。若公司强迫签订对赌,应先尝试与公司沟通;沟通无果,则考虑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如咨询律师或提起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要求扣除以前发的奖励,这样对吗?
离职扣奖励不合理。操作如下:1.收集证据,如工资条、奖励通知等;2.先尝试与公司沟通;3.沟通无果,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4.若仍无法解决,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客观原因导致的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处理因客观原因导致的劳动合同变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面对客观条件的变化,迅速与对方建立沟通,探讨并协商合同内容的调整;其次,若法律法规有所更新,应依据新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龄假劳动法怎么定
工龄假的确定首要参考的是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的相关约定。若合同中未明确,则需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与公司进行协商。具体操作包括:检查合同内容、与公司沟通并参考行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的原则包括哪些
处理劳动法问题,常见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选择时应考虑效率、成本和公平性,轻微纠纷可协商调解,复杂或争议大可仲裁诉讼。
全部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出差劳动法怎么界定
对出差劳动法相关疑问,常见的解决途径包括深入研读劳动法条文、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及考虑劳动仲裁。选择解决方式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若问题直观明了,个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