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三个月是不是在试用期内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会不会算我自动离职

更新时间:2019-10-21 10:49:26
问题描述: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试用期是三个月 我签了劳动合同。现在的我还在试用期内要辞职, 是不是在试用期内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走人 。 现在他就是不批,如果这样不批我走的话,会不会算我自动离职 不发我工资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23489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1.从劳动者第一天上班起,实际就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法明确有规定在首次劳动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试用期,另还确认了试用期的最长时间;并且有规定必须注明劳动合同期限,这个起始时间是以你入职日期开始计算的。
    3.在计算员工工龄是均会是以员工入职日期起计算,而不会以试用期满计算。
    2019-10-21 10:43:1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1805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没有明确,就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到时候可以依照这几条法规,去当地劳动仲裁提起诉讼。
    2019-10-21 10:44:28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83857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没签订书面合同,这一点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合同期限1年内,约定三个月试用期是违法的。试用期就应当购买社保。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019-10-21 10:47:2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6465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来说,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与你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就是违法的,单位应当支付勒索罪从入职满一个月后的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如果补订劳动合同签第一天入职的日期,那么等于是单位规避了风险,一旦签订,那么单位可以证明单位没有违法,劳动者也就不能维权。
    如果劳动者在补订劳动合同之前提出维权(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合同),那么是可以维权的,只要能够提供与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
    2019-10-21 10:49:2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试用期是三个月,试用期内可以辞职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离职。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的公司的上班的试用期是三个月,假如我在试用期内,是不是可以离职。
第一步:劳务派遣工首先向派遣公司提出辞职申请,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派遣公司。(一般正常情况下辞职的话,是要提前三十天的,如果是试用期的话就是提前三天)。由于你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一般是几个月?试用期离职是不是要提前三天可以离职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应当抢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的,可以提前三天向单位进行通知,然后劳动者就可以离职。用人单位应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约定1个月试用期,第一个是试用期满自动离职,第二个是延长试用期一个月,这样选择会不会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您只需提前一个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只要在试用期内,是不是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离职,是这样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试用期离职工资怎么算? 1、在试用期辞职,公司原则上是不能扣除你工资的,除非劳动者在职期间给公司造成了什么财产损失,正常情况下,试用期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已过,算不算自动转正
你好,算是转正。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公司规定26天后才能缴纳公司应缴纳的社保费用,这合法吗?
企业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保,不缴纳可以起诉解除合同,支付经济补偿,并且补缴社保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赔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和协商解决。选择时需考虑解除原因、合同约定及法律法规,确保双方权益。若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若双方协商一致,可依法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我这边做暑假工的短期老板压了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7月份的工资8月底发,工资不均匀。这违法吗?
法律分析:暑假工被扣工资不合法。暑假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应该如实发放工资,如果有扣除工资行为的,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去当地的法院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公司解雇。怎样补偿?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可以要求支付补偿金,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离职之前,公司说以前的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让我赔偿
不管是公司先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还是员工先行提出,员工都可能有权利主张经济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到法定结婚年龄能休产假吗
法律分析:没领结婚证可以休产假,妇女生育产假属于法定假期,与女职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或者是否结婚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有生产的事实,女职工就应当享有产假,且依照相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今年五月份黑龙江省不是要求全省涨基本工资吗。确把岗位工资扣了3百元等于没涨,这合法吗?
公司涨基本工资扣岗位工资是否合法,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如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司行为可能合法。员工可与公司沟通协商,或向劳动部门寻求帮助,必要时采取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贺鸿德律师
近期帮助 181 人
怎么要求对方理赔。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小车撞我电动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头皮血肿
刚刚
广东凡天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590 人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律师
26秒前
张伟律师
近期帮助 6721 人
两个人未婚生子,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在法律上需要负什么责?
39秒前
阳贻峰律师
近期帮助 9445 人
换公司名跟法人
1分钟前
阳贻峰律师
近期帮助 9445 人
买了炒股软件亏了几百万能不能维权?
2分钟前
张伟律师
近期帮助 6721 人
6月10号拍了几张县级小医院还是诊所买药的单子1000元,然后拍了一张过敏脸的照片,不会等那么长时间
4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6993 人
我去贷款公司贷款,但是贷款公司让我支付2000多,但是没带下来,现在又不想退,我就2000多。
5分钟前
郭凯文律师
近期帮助 3718 人
定金都已经交了,月初的时候告知他们我几号到,他们说可以,现在我准备去的时候,旅行社那边单方便要涨价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