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是轮休,如果我提出辞职,适用劳动法中的试用期可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吗

更新时间:2018-12-29 11:38:31
问题描述:
我是一名在门店上班的员工,想知道在门店上班的时间在劳动法里是如何规定的。我现在上班的时间是8:30-18:00,中途没有休息,中午包工作餐,一周休一天,但是轮休。待遇是只有工资,试用期一个月(听同事说试用期只能休两天),工作满6个月公司才给买社保(听做满6个月的同事说,这个社保目前还没人得到)。我在这个公司上了有半个月了,每天都是近19:00才下班,有时还到20:00多,公司规定超过19:00才有加班费,正常下班一个月可能就有一次,听同事说的。法定假日是轮休,没有统一的放假时间。

针对于这个劳资关系,做为员工的我如何保护我的权益呢?如果我提出辞职,适用劳动法中的试用期可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吗,且在这个工作中我与公司并没有签劳动合同,他也没有提,我也没有提,因为看到目前的状况我不想再做了,可很担心自己的工资拿不到。

请懂法的人士给个建议,盼复!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3871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辞职,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信。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资
    但是劳动者不需支付赔偿金。“第二十二条到第二十五条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规定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n
    2018-12-29 11:32:28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1705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为试用期是对新录用的劳动者的试用期间,目的是为了考察新入职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对于已经是单位职工的劳动者,续签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可再行约定试用期。
    张某虽然更换了工作部门,但仍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双方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本案企业重新约定试用期的做法显然违反法律规定。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这些都是变相的试用期,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劳动者的待遇下调,方便解除劳动合同。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明确这些情形按照试用期对待。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劳动者工资水平也作出了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重申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17条: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超过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对超过的期限,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2018-12-29 11:34:5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178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提前辞职即使你确实是违法辞职,法律责任的责任也只是赔偿公司因你违法辞职而造成的损失、而不是公司有权扣你一个月工资,而你违法辞职是否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损失大小,应由公司举证,拿不出证据的,就不能要求你赔偿。
    2018-12-29 11:37:32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5043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的标准如下:
    1、若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合同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如果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第2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18-12-29 11:38:3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根据劳动法规定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前三天通知就可以辞职是嘛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辞职,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信。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法是不是规定了劳动者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通知,我现在试用期,怎么理论呢?
用人单位不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任意地给处在试用期的员工确定工资水平,而应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所谓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在最低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后提前30天,期内提前3天提出离职,公司试用期内要提前7天,否则倒扣工资,这样合法吗
对于克扣工资的行为,劳动者不能因此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但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试用期,提前2天通知违反劳动法吗
你好,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要提前三天,我上班6天立刻口头提出辞职有没有工资?
公司规定职工需要离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其行为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关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公司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内劳动法规定提前3天辞职即可
法律规定并不需要公司认可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用人单位未签定劳动合同
除了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要求,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双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向工会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中退休年龄的明确规定
处理劳动合同中的退休年龄问题,应依据《国务院办法》规定操作。具体选择哪种处理方式需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如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等,确保合规并保障员工权益。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系统上提前申请休假流程,公司不予批准,给予旷工合理吗?
针对公司不批休假情况,员工可与公司沟通协商、申请特定假期或寻求法律援助。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假期类型、公司规定及自身权益,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58秒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265 人
你好,我报考的驾校因工作变动,现在退学,能否全额退费,
1分钟前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25626 人
挪用了公款23万,已经还了13万;这样会不会判刑
1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7791 人
你好7号离职人事表示公司不缴纳社保是合理的吗
2分钟前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25626 人
欠钱不还,还注销电话卡
2分钟前
袁友军律师
近期帮助 759 人
买了一个手镯17500,现在闹分手了,我该退还给他吗
2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7791 人
如果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吗?比如说公司的贷款还不上了,需要法人承担偿还
3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7791 人
试岗期间公司不给用工商银行卡收工资违法吗
3分钟前
张孔跃律师
近期帮助 26526 人
给别人担保不还钱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