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裁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1-11 09:41
行政诉讼裁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叶桂媚
北京冠领(广州) 律师事务所
叶桂媚
律师解答

行政诉讼裁决的程序法依据主要有以下:

①法律;

②行政法规;

③地方性法规;

④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⑤参照适用的规章。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裁决,因而其程序必须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此外在有关审判组织、送达、开庭、委托执行等问题的解决上,也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诉讼被告如何向法庭提交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被告应及时提交法律依据。具体操作包括:1. 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日内完成举证;2. 整理并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3. 提供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4.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行政诉讼时效5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行政诉讼时效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不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起诉期限从知道时开始计算,最长为5年。如果知道内容但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或期限,起诉期限则从知道或
行政诉讼会作出哪些判决,有没有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判决多样。维持判决用于合法行为;撤销判决针对违法行为;履行判决督促行政机关作为;变更判决仅适用于显失公正的处罚。具体适用需结合案件实际。
行政诉讼时效2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行政诉讼时效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在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后及时提起行政诉讼;2)若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或期限,则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后两年内提起。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
行政传唤的依据有哪些
行政传唤的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 1. 已知身份的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 2. 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警察出示工作证件后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主要包括: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划拨存款、汇款; 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法律有哪些规定
行政强制执行流程不仅限于法院执行,行政机关同样拥有执行权力。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经其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强制手段,迫使
行政强制执行方法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1.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执行等信息都是由法律进行设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
行政诉讼费属于行政征收范围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您最好详细说明情况。行政征收指的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对个人的财产进行征收
行政诉讼法的判决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作出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 1. 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 2.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职权的; 5. 滥用职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