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5-13 0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是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一、

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包括:

  1.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2.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二、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是,如果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六个月;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

三、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机关不服时,才可提起诉讼原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争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行政诉讼的申诉期有规定吗?好像没规定?
你好,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提交上诉状,当事人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即:上诉人必须适格;上诉人所不服的一审判决、裁定,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裁定。
行政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行政诉讼法时效规定
行政诉讼法时效规定
行政诉讼资讯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李政律师
李政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我是商丘专业劳动纠纷律师,很高兴为你服务。单位的做法不合理,也是违法的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可否详细说说,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赵磊律师
赵磊律师
今天 00:13
你好,我可以帮你回答一下问题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