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06 13:40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王伟刚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王伟刚
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公款罪;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罪新刑法规定有哪些
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包括:首先,应立即归还挪用的公款,以减轻可能的法律责任;其次,如果无法归还,应与受害方积极协商,寻求和解;最后,若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犯罪构成包括: 1. 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2. 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 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4.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
挪用公款罪的具体情形有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 (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人一旦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集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规定: 1.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规定: 1. 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
刑法挪用公款规定
刑法挪用公款规定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的有关法律规定是什么,刑法规定是什么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规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怎样的,法律的规定有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法律规定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
什么叫挪用公款罪
什么叫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的,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处罚的具体标准应当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犯罪构成有: 1、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2、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
主讲律师
王伟刚
王伟刚
云南-昆明
擅长:刑事案件、帮信罪辩护、刑事辩护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