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规定的产假有多少天

更新时间:2024-01-06 01:35
2023年国家规定的产假有多少天
高洪旭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高洪旭
律师解答
2023年国家规定的产假为98天。各地会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额外奖励生育女职工产假。法定产假期间,单位依法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如何规定2023年法定产假多少天?
2020国家法定产假正常为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
2023年法定产假多少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2022国家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1、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单位产假多少天2023新规定
法律分析:所有单位都是国家统一标准98天。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
产假多少天2023新规定
国家规定女方产假为98天,符合条件的额外增加60天,最多158天。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法定的产假有98天,其中产假前有15天;如果女职工生育的是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如果难产的,应当增加产假15天。当地对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职工
员工如何解除与雇主的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可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达成共识;调解是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仲裁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诉讼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乙方已提交辞职申请,但一个月后才能辞职。甲方解雇乙方的行为吗?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公司强迫员工办理银行卡
最好核实清楚,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五一假期离开了这家公司,今天还需要休息吗?
休息休假管理制度如下:1、对于休息日安排工作的,只有在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才支付加班报酬(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对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无论是否安排补休
入职要交费用然后还没上班不想做了可以把钱要回来吗
可以要回,需采取合适手段。入职交费用后未上班,处理方式包括:1.收集证据,与单位协商退钱;2.向劳动局投诉,寻求官方介入;3.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劳务合同纠纷
从法律角度看,避免劳务合同纠纷的关键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署劳务合同时,应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具体,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同时,双方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
半个月没休息了,请假还不批,怎么办
请假不批可寻求法律帮助。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保障休息权。
自离还要办离职手续吗
自离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协商办理离职手续。处理方式包括与单位协商确定离职日期、办理工作交接、结清工资等。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需考虑实际情况,如工作紧急性、个人时间
主讲律师
高洪旭
高洪旭
全国
擅长:劳动纠纷、公司企业、合同纠纷
334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