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可以取保候审吗

更新时间:2022-11-04 10:51
公诉可以取保候审吗
马春兰
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
马春兰
律师解答
公诉期间,法院还没有开庭审判的,在此阶段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如果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开庭宣判的,已经明确刑罚的,就不能再进行取保候审。
因为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所以判处刑罚后,取保候审就不再适用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公诉阶段可以取保候审
公诉阶段能取保,如果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法
公诉案件走流程的过程中能否进行取保候审
公诉案件在法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并不影响案件进程的推进,该判的依然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诉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公诉案件符合取保条件的,能办取保候审。对于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是可能判处较轻刑罚,或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身患重病、处于孕期或哺乳期,且取保不致
应当取保候审可以取保候审
能否办理取保候审及量刑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建议家属尽快委托律师介入,到看守所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辩护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因为涉嫌犯罪而被取保候审的,并没有因此而被剥夺劳动的权利,在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取保候审规定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正常上班工作。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取保候审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因为涉嫌犯罪而被取保候审的,并没有因此而被剥夺劳动的权利,在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取保候审规定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正常上班工作。
公诉案可以取保后审吗
寻衅滋事刑拘期间能取保后审,寻衅滋事罪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触犯寻衅滋事罪罪刑较轻,没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
是否可以取保候审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是否可以取保候审?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泄露公司机密罪怎么判刑,应该如何处理
泄露公司机密应依法处理。如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特别严重后果的,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处理方式包括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
被害人被抢多少钱可以立案
被抢劫后应立即报警。具体操作如下:1. 拨打110报警电话,说明被抢劫情况;2. 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特征、逃跑方向等信息;3. 保留现场证据,等待警方处理。如造成
宿舍抽烟怎么起诉
可起诉处理。操作:1.收集证据,如抽烟照片、视频等。2.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理由。3.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起诉状,等待法院立案。4.准备庭审,争
刑事二审通知开庭是好事吗
刑事二审开庭,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积极辩护和准备新证据。选择积极辩护可充分阐述辩护理由,准备新证据则能更全面地支持辩护观点,提高胜诉可能。
我亲戚被公安机关打电话叫去了,已两天了,没有消息
如果您的亲戚被公安机关拘留,首先保持冷静,尽快联系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律师可以帮助您了解案件情况,并为您提供法律建议。同时,您也可以向公安机关询问拘留原因、期限
主讲律师
马春兰
马春兰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债权债务、继承
38
已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