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经济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4-04-03 14:06
用人单位应经济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李昆
广东泰旭律师事务所
李昆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应经济补偿劳动者的情形如下: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被迫离职的;用人单位提出动议协商解除的;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的;经济性裁员的;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的;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而终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哪些
临时工满足以下支付经济补偿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一)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 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法新规则劳动者解除合同有经济补偿的情况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请求其支付经济赔偿金,对于经济赔偿金的数额有异议的,有权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
但是未签订劳动合同。请问如果我去做劳动仲裁,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吗?单位应怎样补偿我?
您好,入职一个月仍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装未签合同双倍工资。
单位经济补偿金我应怎么去要求补偿?
你好,是什么情况吗、,工作了多久了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
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应参照那些文件,怎样计算
每年一个月的补偿等等,具体细节建议面谈
离婚后婚姻无效怎么处理?
婚姻无效需法院宣告。宣告后,双方无夫妻权利义务,财产可协商或诉讼处理。协商不成时,法院将依据照顾无过错方原则进行判决。
母亲自愿和儿子发生性关系违法吗?
女孩多大年纪?如果年满14周岁精神正常且自愿发生性行为,不是强奸罪,否则有可能构成
楼房和子女共有是在18岁以前吗?
楼房和子女共有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 子女未满18岁时,由监护人代为处理房产事务;2. 子女满18岁后,可将房产过户到子女名下。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子女的年龄和
离婚,女方不要抚养权怎么办
离婚时女方不要抚养权,可协商或诉讼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双方情况和子女利益判决。选择时需考虑子女意愿、双方抚养条件等。
我对象那会我俩打电话之后她挂了收拾东西她自己住我现在联系不上了可以报警么
可以报警。报警时需说明情况,提供对方信息,警方会协助联系。如对方安全但不愿回应,警方会告知结果。如涉及违法行为,警方会依法处理。
请问一个女人离婚了被分到了子女而且没有与另一个男人没有结婚的情况下己情侣名义在一张床睡犯法吗?
不犯法。但离婚后与他人同居需谨慎,避免触犯重婚罪。如双方有结婚打算,应依法进行婚姻登记;若仅为同居,应签订同居协议,明确双方财产、子女抚养等权益,以保障自身合法
老公的前妻总是对孩子说一些影响还的话怎么办
在处理前妻对孩子说影响不好的话时,首先尝试与前妻直接沟通,了解其意图并请求停止。若沟通无果,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协商,如亲友或社工等。若问题仍无法解决且孩子受到严
怀孕已打掉孩子起诉对方
打掉孩子后,除了起诉离婚,您还可以选择调解或协商的方式来处理与对方的纠纷。如果双方愿意,可以共同寻求专业的调解员或律师的协助,通过调解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此
主讲律师
李昆
李昆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动纠纷
88
已帮助
咨询我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