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产假期间,工资不支付,社保也不交,这个是可以吗?那个生育津贴可以领取吗?

更新时间:2019-06-09 07:35:45
问题描述: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我今年6月份的预产期,然后我们工厂领导说,我产假期间,工资不支付,社保也不交,这个是可以吗?然后我在这个工厂社保交了8个月,那我想问下,那个生育津贴可以领取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罗丹律师
    服务地区:浙江-杭州
    女员工休回产假后,应该委托或陪同单位人事社保专员去社保局办理并领取“生育津贴”。对于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参照上月工资单或去年同期工资数据)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许多企业在核算薪酬时一般会列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形式,根据不同企业情况,通常认定“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作为员工工资,员工不同的岗位和职务,工资待遇相应不同,劳动合同为三年一签的情况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所标明的工资待遇不一定是合同期间准确收入,合同期间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调整异动而发生工资待遇变化,这个时候,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应主动向员工解释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生育保险 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19.04.09 11:53:0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31277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社保包含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内容,缴纳社保,退休可领养老金,平时就医可以享受医保,工伤有工伤理赔,失业可以领取失业金,功能还是很多的。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违法的,公司给你的补贴只是你个人部分,实际上公司省去了很大一部分属于公司应该缴纳的费用。公司现在为你们缴纳社保是应该的,你们不存在退还所谓补贴的事情,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2019.05.06 23:22:06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30279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社保是能停一段时间不交的,只要缴纳满15年,并且到了退休的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此外,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或者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19.05.18 19:48:2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92874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0天;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生育津贴,是不是生了孩子就能领取?办法规定,生育津贴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一次性生育补助金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领。职工自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次月起,就能享受办法中的相关待遇;申领生育津贴或一次性生育补助金应提交生育证明等材料,其中,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的,应提交男职工所在单位及其配偶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工作单位证明。  一、参保次月即可享受、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申领  生育津贴,是不是生了孩子就能领取?办法规定,生育津贴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一次性生育补助金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领。职工自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次月起,就能享受办法中的相关待遇。  申领生育津贴或一次性生育补助金应提交生育证明等材料,其中,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的,应提交男职工所在单位及其配偶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工作单位证明。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规定生育津贴全部按日计发。日标准按照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申报的本人月缴费工资除以30计算,大致为单位之前申报的你上班时一个月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前工资水平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此外,老办法中未对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支付标准做出规定。此次特别指出,输精管结扎术(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12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000元/例;输卵管结扎术(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26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400元/例。  二、郑州市申领生育津贴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正常生产、剖腹产、4个月以上(含4个月)引产、流产的,申请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  (二)婴儿出生(死亡)证;  (三)本人身份证;  (四)本人生育保险登记卡;  (五)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妊娠中止、出生等有关证明材料或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手术证明;  因急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生产、引产或流产的,除提供本条款第(一)、(二)、(三)、(四)项材料外,还须提供急诊诊断证明、妊娠中止、婴儿出生等有关材料。4个月以下流产的,申请时需提供本条款第(三)、(四)、(五)项材料。
    2019.06.09 07:35:4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是否依旧代缴社保及其他保险,拿到生育津贴?是否需要签合同?4.产假期间公司依旧给予产假工资吗?
您好,原则上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生育津贴下来后,公司要扣除产假期间交的五险一金?这个合理么?
您好,这个是违法的,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有其它疑问,可来电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期间,单位全额发放了工资,请问生育津贴还有吗?
女职工产假期间先行发放产假期间工资(就是固定工资部分,不含奖金和与工作有关的补贴);待生育津贴申领到帐后,进行对比:如果已发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么将差额部分一次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可同时拿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可同时拿吗?
什么是生育保险 32960
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以同时领取嘛?
你好,要看具体的情况才知道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800 人
我之前是在花生好车做的已租代购车对方说已经在立案准备起诉了请问一下我这种可不可以和对方协商一个折中的
5分钟前
刘鹏律师
近期帮助 13126 人
刘律师您好近期有碰到劳动争议的问题,想问问您
8分钟前
叶斌律师
近期帮助 9286 人
自行车路口右转被电动车撞了责任在谁
18分钟前
叶斌律师
近期帮助 9286 人
签的是代理合同不是正式的劳动合同,研三毕业时我属于应届毕业生吗,还能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吗
27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04322 人
小区自来水管安装是否要业主付费
30分钟前
沈晓刚律师
近期帮助 14879 人
你好,如何查小三父母的电话呢
41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46182 人
原因是是我在江苏打工时自己买了社保,现在每月拿千多一点的养老金。请问我能申诉吗?
4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04322 人
89年到95年的工龄认定不了原单位说档案找不到了,也不开工作证明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