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范围

更新时间:2018-09-11 14: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就是负责发生劳动纠纷之后的仲裁的,但是不同地区的劳动纠纷属于不同的仲裁委员会,那么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该怎样确定呢?许多人可能对此不是很了解,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劳动争议的处理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此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管辖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

  二、对于仲裁的结果,劳动争议双方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种诉讼会有三种情形,一是员工起诉,二是企业起诉,三是双方都起诉。

  若员工起诉,那么员工一般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起诉,这样就不会出现仲裁管辖地与法院管辖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企业起诉,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起诉地与仲裁地不一致的情形;

  若双方都起诉,那么从便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应当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

  三、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仲裁是由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出的,起诉是由企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的。

  没有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进行仲裁,可否直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诉讼?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即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对劳动争议都有管辖权。

  因此,在法律上,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地可以与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地不一致,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没有明确指定起诉法院。

  一般来说,仲裁裁决书在这方面的裁决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服裁决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起诉”,另一种是“不服裁决的,向某某法院提起起诉”。

  如果裁决书已经指定了明确的管辖法院,那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只能到指定的法院起诉;如果裁决书没有明确指定管辖权的法院,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条件之二是劳动者没有对仲裁裁决提起起诉,若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起诉,用人单位在单位所在地起诉的话,那么就应当由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这起劳动争议诉讼。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的相关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了解到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同时找法网小编还给大家介绍了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来我们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律师协助大家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957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劳动仲裁的管辖范围。
可以向工资支付地的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由什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一般有合同履行地或公司住所地管辖。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有聊天记录,有转帐信息记录可以报警吗?
您好,你们可以双方协商解决
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产生个人所得税呢?
需要请问税务部门确定了的
未成年被大人造谣,宣传
除了起诉造谣者,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还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护权益:首先,可以向学校或社区等相关单位反映情况,请求其协助调查并采取措施制止造谣行为;其次,可以向公安机
买手机买到假货怎么办
买手机遇假货,可撤销或索赔。撤销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成功后可恢复原状;索赔需收集证据,证明卖家欺诈,要求其赔偿损失。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网络暴力中如何明确侵权主体和其承担方式
网络暴力中,可收集证据后向相关部门报案或委托律师维权。选择报案可快速得到公权力介入,而选择律师维权则能更专业地保护自身权益,具体应根据情况决定。
在没有人的公园sy后清理了违法吗
在无人公园自慰并清理的行为,在法律上通常不被视为违法行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保持私密、避免引起他人不适或关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