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征地中的“公共目的”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征地拆迁中,所征用的土地通常用于两种目的:一是公共目的,如用于修建道路、绿地、公园、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一个是商业目的,如商品房开发用地等。两类用地的目的不同,其征地拆迁主体和方法也有别。用于公共目的的土地,征地拆迁的主体是政

  在征地拆迁中,所征用的土地通常用于两种目的:一是公共目的,如用于修建道路、绿地、公园、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一个是商业目的,如商品房开发用地等。两类用地的目的不同,其征地拆迁主体和方法也有别。用于公共目的的土地,征地拆迁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相关机构,这种征地拆迁带有一定的强制

  性;用于商业目的的用地,征地拆迁的主体是有关商家,其征地拆迁只能通过双方协商、公平交易达成。

  在目前的征地拆迁中,我们不仅没有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反而有意无意地混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比如,在很多地方,政府以办开发区这种名目的征地拆迁就混同于公共目的。因为,这些开发区的征地拆迁都是由政府的派出机构,如开发办或者管委会进行的。这里不仅混淆了公共目的和商业目的,而且扭曲了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使政府变成一个积极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与民争利的市场竞争活动中去。因此,分清公共目的和商业目的,是征地拆迁中首先要明确解决的一个原则问题。

  作为商业目的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在遵循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先要由商家与动迁户进行协商谈判,草签协议,然后到政府部门备案或者审批。不应先是得到政府批准,然后再以政府批准为由,强制征地拆迁。这里的程序设计包含有重要的意义,前者既能避免发生腐败事件,也体现了一种市场经济自由契约、平等交易的精神。

  即使以公共用途为目的的征地拆迁,仍然存在一个是否必要,由什么人认定,采取什么方式和通过什么程序认定的问题。比如,城市中的绿地和广场是否要搞那么多,那么大,建在什么地方等,是由政府城建部门认定,还是由市民决定,都必须有一套明确可行的办法。现在是由城建部门认定,甚至是市长拍板定案,然后强制实施,根本不经过一种公共选择过程。没有市民的监督和制衡,官员的私人目的,即政绩和形象、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混入和取代了公共目的。或者说是以公共目的为名,行官员的私人目的之实。既然是公共目的,既然拆迁和建设都涉及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为什么不由公共决策和公众选择,而要由官员做主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征地拆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987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近年”如何界定
可以向招标机构咨询。
房屋拆迁中的滥用职权如何界定
建议请律师介入进行会见、申请取保候审、辩护。
如何界定“故意隐瞒”
可以在诉讼中申请法院收集这部分证据,签订合同时没有预售许可证,就构成故意隐瞒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界定“故意隐瞒”
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分析判断。
假如公司把你调到其他工厂
调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
事故发生后,不得不在家休息三个月。目前我应该申请哪些费用?
需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中医疗费一般是根据医疗事故对患
办信用卡的专员给我装了两台POS机满八单就退款的现在他说年底。
你好,你有什么法律问题具体沟通,不合理可以诉讼的
你好我的居住证好多年没续签了,现在又换了地址,想更改居住证地址续签可以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或租房合同等;其次,前往新地址所在派出所,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提交材料;如符合条件,派出所会办理地址变更和续签手续
交通事故判定我全责,后来发现对方更换驾驶员了怎么办
发现对方更换驾驶员后,请及时向交管部门报告。处理方式包括:1.报告交管部门,申请重新调查事故责任;2.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如监控、证人证言等;3.若对方涉嫌违法
股票投资犯法吗
股票投资不犯法,但需注意合规性。自主投资时需了解市场动态,审慎决策;委托投资时应选择正规机构,签订详细合同,明确双方权益。遇违法行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保护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