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者起诉受益人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见一路人在大街上被人殴打,一男子出手相救,哪知,自己却被打致伤残。事发后,伤人者被判刑入狱并被判令赔偿伤残男子损失。但因伤人者无力支付,伤残男子只好转而将受益

  见一路人在大街上被人殴打,一男子出手相救,哪知,自己却被打致伤残。事发后,伤人者被判刑入狱并被判令赔偿伤残男子损失。但因伤人者无力支付,伤残男子只好转而将受益人告上法庭索赔损失。

  日前,河东法院经审理认为,受益人应在其受益范围内对见义勇为男子进行补偿,遂判令受益人给付该男子经济补偿5万元。

  2004年6月25日22时许,徐某在本市河东区一街道上因故与宁某发生争执并殴打宁某。路经此地的田某见状好心上前劝阻,未料,徐某竟举起附近小卖部的铁腿凳子击打田某,造成田某脾破裂摘除。经法医鉴定,田某的伤情构成Ⅷ级伤残。案发后,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6年,并判令其赔偿田某经济损失9.9万余元。该判决生效后,田某于2005年10月11日向法院申请执行。但因徐某正在监狱服刑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田某同意终结此次执行程序,并于随后将受益人宁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相应损失。

  庭审中,田某表示如本次诉讼中法院能支持其诉讼请求,则就其诉讼请求之内的部分不再申请执行徐某财产。经开庭审理及核实证据,法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原告田某因劝阻案外人徐某对被告的殴打而致使自身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应获得相应赔偿。被告宁某虽不是侵权人,但正是因为原告的劝阻行为才避免了案外人徐某对其生命健康权的侵害,被告通过原告的行为获得了相应的利益。现侵权人徐某无赔偿能力,被告作为受益人应在其受益范围内对原告进行补偿。同时原被告面对案外人徐某的侵权行为,二者属于利益共同体,共同面对危险由受益人适当分担损害亦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关于被告受益范围一节,进行反推:如没有原告的劝阻行为,原告所遭受的损失就可能发生在被告身上,故原告主张被告在其遭受的9.9万余元的损失范围内补偿5万元,没有超过被告受益范围。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据此,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因为不知道能不能申报见义勇为,几年前的见义勇为现在能不能申报
应这样认定见义勇为: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为见义勇为。
溺水见义勇为死亡怎么处理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赔偿责任的裁判方法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赔偿责任是第三人介入侵权的情形下发生的。 侵权人的直接赔偿责任与义务人的补充赔偿责任既非按份责任,亦非连带责任,更不能适用原因力理论来确定各自的赔偿责任份额。在安全保障义务人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形下,不能判令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在安全保障义务人具有过错的情形下,应当首先由侵权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侵权人追偿。 在具体处理时,侵权人不明确的,可以直接确列安全保障义务人为被告;侵权人明确的,可以确列侵权人和安全保障义务人为共同被告。在侵权人和安全保障义务人作为共同被告的情形下,在判令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还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或者数额,并注明安全保障义务人享有追偿的权利。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这种要求并不合法,其很可能是一种诈骗手段。手机号与实名信息不一致,通常不会产生需要支付赔偿的情
你好,你是遇到了什么纠纷需要联系法院
您好:已满16未满18岁开户被抓,是否会坐牢需依据具体开户行为及涉及的违法犯罪状况来判断。通常正常开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6分钟前
你好是遇到仙人跳的问题吗
您好:依据《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若干规定》表明,上海支内人员的第三代在符合特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9分钟前
建议把你想咨询的问题详细的说说目前的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