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朋友借钱不还且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都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可以尝试通过联系双方共同的朋友作为第三方进行居中调解。这种方式或许能够促成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商方案,从而处理好与朋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2.如果调解无果,或者根本无法联系到第三方进行调解,那么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朋友归还欠款。
关于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的认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诈骗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已经具有了不归还的意图。这是认定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2.诈骗人在借款时必须采用了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诈骗人可能会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或者虚构自己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要件,才能将借钱不还的行为认定为诈骗罪。
关于借钱不还的起诉时效,主要根据借款的性质和约定来确定
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如果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则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2.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即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则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找法网提醒,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3.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