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劳动岗位,确实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2.当员工被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时,这通常意味着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变化。
(1)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权益,因此,用人单位需要与员工进行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采取书面形式对劳动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
(2)如果员工对换岗后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存在异议,或者换岗后薪资待遇发生变化,用人单位更应积极与员工沟通,确保劳动合同的变更合法且合理。
找法网提醒,换岗后,劳动合同的变更应遵循以下步骤:
1.用人单位应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换岗后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以及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双方应就这些变化达成一致意见。
2.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应准备书面变更协议,详细列明劳动合同变更的具体内容。这份协议应由双方签字盖章,以确保其法律效力。
3.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交付劳动者一份,以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妥善保存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以备不时之需。
企业在进行劳动合同变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变更时机: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且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内进行。这意味着,一旦劳动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就无法再进行变更。
2.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即劳动合同变更必须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强制变更。
3.合法性: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要求用人单位在变更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变更行为的合法性。
4.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是为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明确保障,避免口头变更可能带来的纠纷和风险。
5.交付劳动者: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交付劳动者一份,以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这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