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喝酒后有人喝死了,同饮者可能需要负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责任,具体负多少责任,需要根据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1.要考虑共同饮酒后死亡是否具有违法性。如果同饮者在饮酒过程中存在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有身体疾病仍劝酒等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就具有违法性,同饮者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2.要考虑共同饮酒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如果同饮者明知对方已经醉酒,却未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对方发生危险,或者纵容对方醉驾等行为,这也将被视为过错行为。
3.还需要考虑共同饮酒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如果同饮者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对方的死亡,那么同饮者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责任比例则主要考虑原因力的大小,即各同饮者的行为对死亡结果所起的作用大小。
找法网提醒,共同饮酒死亡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两种:
1.有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
对于有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如存在强迫性劝酒、未将醉酒者负责护送到家、纵容醉驾等行为,这些行为对共同饮酒产生的伤害或者后果有责任,因此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共同承担伤害行为的赔偿。
2.无不当行为的共同饮酒者可能需要分担的民事责任。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造成对方的死亡,但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责任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在无过失责任的情况下,同饮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1.酒后死亡的赔偿方式主要是通过协商赔偿来确定具体数额。协商赔偿不具有强制性,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2.如果协商不成,家属可以提起诉讼,但无责任人也不一定需要担责,因为赔偿事宜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参照或者依规而行。
3.法律依据主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该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同饮者因过错行为导致了对方的死亡,那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4.在具体判决中,法院会结合共同喝酒人是否存在不当行为等因素来做出判决,并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商赔偿协议,法院也可以进行判决来确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