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提成没拿完,首先应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提成的计算方式、支付标准及剩余未支付的部分。
1.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直接的方式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根据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包括提成等劳动报酬。
因此,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立即支付剩余的提成。
3.如果用人单位在接到投诉后仍不支付,劳动者还可以请求劳动监察大队责令其限期支付,并有权在逾期不支付的情况下,要求加付赔偿金。
这一措施不仅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
提成纠纷确实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
1.劳动争议主要包括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报酬的纠纷明确包括在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内。
2.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提成支付问题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这意味着,在解决提成纠纷时,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即劳动者必须先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找法网提醒你,当劳动者决定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解决提成未结清的问题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申请:
1.准备相关证据:劳动者应收集并整理与提成纠纷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提成协议、工资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自己的提成权益及用人单位的支付情况。
2.提交仲裁申请:劳动者需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明确列出被申请人(即用人单位)、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剩余提成及赔偿金)、事实和理由等。
3.参加仲裁庭审:在收到仲裁委员会的受理通知后,劳动者应按时参加仲裁庭审,并在庭审过程中充分陈述自己的事实和理由,同时接受对方的质证和询问。
4.等待仲裁裁决:
(1)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劳动者应耐心等待裁决结果,并根据裁决结果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2)如果裁决结果支持劳动者的请求,用人单位应履行裁决,如果裁决结果不利于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