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给员工交社保,员工确实有权对公司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1.当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时,员工在离职后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2.这里的关键在于确认员工与企业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并且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规定了全日制用工制度。
3.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员工才能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未缴纳社保的行为进行维权。
4.如果企业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员工不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企业补缴社保,还可以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企业的责任。
找法网提醒,未缴社保直接找法院仲裁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1.虽然法院和劳动仲裁委都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但它们在处理社保问题上的职责是有所区别的。法院主要负责司法审判,而社保的征缴和监督则属于社保部门和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责。
2.对于要求企业正常缴纳社保的案件,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劳动仲裁委也通常不直接受理企业未缴纳社保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已经很明确,无需再通过仲裁进行裁定。
3.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企业未缴纳社保的行为,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员工在维权补缴社保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员工应该首先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企业未缴纳社保的行为。在投诉时,员工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以证明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和未缴纳社保的事实。
2.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补缴社保: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确认企业存在未缴纳社保的行为,会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
3.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果企业拒绝整改或补缴社保费用,员工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此时,员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