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通常不需领导批准,无论你是处于实习期还是正式员工,都有权利提出离职。
1.对于实习生,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而对于正式员工,则需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即“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员工离职是员工的合法权利,不需要等待领导的批准,如果单位不发放工资,员工有权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甚至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正常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主要取决于离职的原因。
1.如果员工是由于个人原因向单位提出辞职并正常离职的,那么通常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2.如果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员工离职的,那么劳动者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其中详细列出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七种情形,包括: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因此,员工在正常离职时是否有补偿,需要具体看离职的原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补偿情形。
找法网提醒你,离职经济补偿是劳动者在离职时可能获得的一项权益,其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2.经济补偿的具体计算方式和标准,则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工作年限等因素综合确定。
3.在离职过程中,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确保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4.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