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工资一般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1.一旦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无论是员工主动辞职还是被解雇,用人单位都应当立即结清工资,不得拖延。
2.用人单位还需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
这一规定确保了员工离职后的权益得到及时保障,避免了因工资结算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离职当天不结清工资是违法的。
1.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
(1)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在离职当天结清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工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也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找法网提醒你,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1.员工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有关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工资。
2.员工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3.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但用人单位仍不履行义务,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员工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并寻求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总之,员工离职后工资拖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应当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