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没有交保险,劳动者可以举报用人单位,职工依然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只不过相关费用需由单位支付。如果职工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建议及时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若用人单位未按期提出,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未提出申请的,职工将失去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
3.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若职工存在残疾或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4.由于工厂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因此工伤职工享受的所有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均应由单位全额支付。
工伤索赔的流程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享受工伤待遇三个环节。
1.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2.劳动能力鉴定:若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应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鉴,定委员会将根据职工的伤残情况,评定其伤残等级。
3.享受工伤待遇:
(1)根据工伤认定的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职工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2)由于未参加工伤保险,这些费用将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
找法网提醒你,在工伤无保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的工伤赔偿责任。
1.工伤赔偿包括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所需的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等,以及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2.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职工可提供相关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工资条等,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3.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裁决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因此,购买工伤保险是每个用人单位应尽的职责。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对职工权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