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给老板开车违章,一般应由老板负责。这是因为,在雇佣关系中,雇员(驾驶员)是在为雇主(老板)提供劳务时发生的违章行为,其法律后果应由雇主承担。
1.如果雇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错导致违章,雇主在承担责任后,有权向雇员进行追偿。
2.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故意或重大过错是指雇员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章或损害结果,而放任或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例如,驾驶员明知超速行驶是违章行为,但为了赶时间而故意超速,就属于故意违章。
3.如果违章行为是由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比如其他车辆的驾驶员,那么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4.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同样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这样的规定旨在保护雇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或损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交通事故中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具体来说: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该方当事人应承担全部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某一方驾驶员的违章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那么该驾驶员就应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例如,在一起追尾事故中,如果前车突然刹车且未打转向灯,而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追尾,那么前车可能承担主要责任,后车承担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这种情况下,虽然事故发生了,但各方都没有过错,因此不需要承担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这是指,如果某一方驾驶员故意制造事故,比如为了骗取保险理赔而故意撞车,那么该驾驶员应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方无责任。
5.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的交通事故处理需要,确保责任划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