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期间劳动者突发自身疾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是算工伤的。
1.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导致死亡的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2.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并在48小时之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其家属有权按照工伤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待遇。
找法网提醒,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认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劳动者必须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
2.疾病发作后,劳动者必须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被认定为工伤。
3.工伤的认定还需要排除其他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如自杀、自残、醉酒或者吸毒等情形。
在认定过程中,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等都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对于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工伤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工伤认定调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进行调查核实。调查过程中,将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医疗记录、现场勘查报告等。
3.工伤认定决定:根据调查结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如果认定为工伤,将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如果不认定为工伤,将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4.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工伤职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将作为确定赔偿金额和待遇的重要依据。
5.赔偿和待遇支付: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将按照法律规定向工伤职工或其家属支付相应的赔偿和待遇。
在整个流程中,工伤职工及其家属需要密切关注各个环节的进展,并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