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故意不给员工工资时,员工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下:
1.员工可以直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察,并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
2.如果单位在预期内仍未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员工还可以选择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对此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能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找法网提醒,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被欠薪,劳动者同样可以寻求法律帮助。
1.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劳动者可以通过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工作记录、同事证言等。
2.一旦证据确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3.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惩罚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1.面对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员工首先应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老板在合理的期限内足额发放工资。
2.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前往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
3.除了投诉外,员工还可以依法申请调解或提请仲裁。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
(2)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综上所述,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面对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时都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劳动者在遭遇此类问题时保持冷静,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