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多种途径进行举报,具体如下:
1.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举报方式。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2.劳动者还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工资条、出勤记录等,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2.具体计算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还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计算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同样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但截至时间为满一年的前一日。
找法网提醒,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劳动者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以确保用人单位的合法性。
2.明确工作内容和地点: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以避免后续出现工作内容或地点不明确的情况。
3.劳动报酬要清晰: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包括标准工资、奖金、奖金发放标准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体现。
4.注意试用期规定: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且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
5.明确支付方式与时间: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要写清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发劳动者工资。
6.明确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避免超时加班和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
7.社会保险约定: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保障,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8.避免签空白合同:空白合同是无效的,劳动者应拒绝签订。一旦签订空白合同,将给劳动者的维权带来极大的困难。
9.拒绝不合法条款:劳动合同中不得包含不合法的条款,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等,劳动者可以拒签此类合同。
10.保管好合同: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这是发生劳动争议时的重要证据。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谨慎对待,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