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合同交社保辞退员工的赔偿具体如下:
1.若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不符合法律规定,即属于违法解除合同,此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2.赔偿金的计算通常会结合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确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赔偿通常是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形式进行补偿,且补偿的月份最多不会超过十一个月。
3.“二倍工资”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在未签合同但交社保的情况下被辞退,劳动者应首先计算自己的经济补偿金,然后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的赔偿金。
对于未签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流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流程如下:
1.劳动者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这是启动仲裁程序的第一步,也是表明劳动者诉求的重要环节。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若决定受理,则仲裁程序继续进行;若不予受理,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仲裁庭会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应按时到庭,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将会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4.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先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若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若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会及时裁决。
5.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会从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6.仲裁裁决后,仲裁庭会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找法网提醒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免除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1.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总原则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2.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若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3.用人单位还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因此,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