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撤柜员工想要向老板要求赔偿,具体流程如下:
1.如果公司撤柜导致双方劳动关系解除,那么公司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则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员工可以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根据自己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
3.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如果员工的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来计算,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找法网提醒,如果商场撤柜后,老板拒绝向员工支付应得的经济补偿金,员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赔偿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如果投诉无果,员工还可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申请仲裁前,员工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但协商不是必经程序。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用人单位不履行,员工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商场因各种原因需要解散时,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也将随之终止。此时,商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与商场撤柜导致劳动关系解除时的计算方式相同,都是依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1)就是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员工的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也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来计算,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这也为商场解散时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