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局查到过期食品,商家配合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1.一旦食药局发现商家售卖过期食品,会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商家应积极配合食药局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说明情况。
2.商家应立即下架过期食品,并进行全面的自查和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对于食药局的处罚决定,商家应认真履行,及时缴纳罚款,并进行内部整顿,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找法网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或生产者赔偿损失。
1.对于过期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则按照一千元进行赔偿。
2.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商家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所售食品均在保质期内,以免面临法律风险和赔偿责任。
购买到过期食品后,消费者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索赔:
1.保留证据:消费者应保留好购买凭证,如发票、小票等,并拍照或录像记录过期食品的情况,以便后续维权。
2.与商家协商: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售卖过期食品的商家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若商家同意赔偿,则双方可达成和解协议。
3.投诉举报:若商家拒绝赔偿或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食药监局进行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督促商家履行赔偿责任。
4.法律途径:若以上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消费者还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可以聘请律师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或生产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