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确实可以要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未能在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根据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这意味着,尽管没有书面合同,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且受到法律保护。若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关于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时效期间的限制。
2.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双倍工资的赔偿基数应以劳动者的月工资为准,具体计算时不包括年终奖等一次性偶然奖励和补贴。
找法网提醒你,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仍然有可能存在。
1.根据法律规定,当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若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则劳动关系成立:
(1)双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且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在确认劳动关系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工作证、招工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凭证。其中,部分凭证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