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调解不成功下一步程序
更新时间:2025-01-29 0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消协调解不成功下一步程序是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提交基层法院确认后,协议具法律效力,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工商部门等相关行政部门投诉经营者的不法行为,请求行政部门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一、
消协调解不成功下一步程序
当消费者协会(简称“消协”)的调解未能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时,双方可以考虑将调解协议提交至消协组织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一旦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则有权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
消协调解不成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的多种解决途径,其中包括了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1.这一条款为消协调解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表明,当消协调解不成时,消费者并不因此丧失其他救济途径。
2.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
消协调解不成后的解决途径
找法网提醒,消协调解不成后,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继续解决争议:
1.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工商部门等相关行政部门投诉经营者的不法行为,请求行政部门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2.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事先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消费者可以依据该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对争议进行裁决。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消协调解流程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
1. 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纠纷的程序包括受理投诉、调查、调解,并在必要时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告知鉴定意见。
2. 消费者协会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协会履行以下公益性职责:
1. 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2. 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3. 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4. 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5. 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6. 在必要时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并告知鉴定意见。
7. 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8.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消费者协会应认真履行职责,听取消费者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也应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