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抓住后没钱赔偿,办理方法如下:
1.受害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小偷赔偿因盗窃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若法院支持了受害人的诉讼请求,并作出了相应的判决,但小偷确实无力即时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强制执行是无期限的,意味着只要发现小偷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人随时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以追回损失。
4.盗窃罪的犯罪者无力偿还盗窃赃款,并不会因此加重其刑罚,但民事赔偿责任仍需依法承担。
盗窃罪的责任形式主要包括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两个方面。
1.盗窃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并有意为之,这种故意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财物的存在,还要求其认识到该财物为他人所占有。
对于普通盗窃罪而言,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盗窃的财物数额较大。
2.非法占有目的是成立盗窃罪的重要要件。
(1)虽然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占有目的为盗窃罪的主观要素,但根据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非法占有目的被视为盗窃罪的不成文的主观要素。
(2)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有助于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犯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以及盗窃罪与不可罚的盗用行为。
找法网提醒,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盗窃罪存在多种从重处罚的情节。这些情节包括但不限于:
1.多次扒窃作案的,表明行为人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破坏了公私财物本身的价值;
3.入户盗窃多次的,反映了行为人对他人住宅安宁权的严重侵犯;
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的,不仅教唆他人犯罪,还涉及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5.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表明其未能改过自新,继续危害社会。
这些从重处罚的情节在量刑时将被法院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