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重婚罪的界定时,我们需明确其构成要件。重婚罪指的是在已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第三人登记结婚或形成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具体来说,这包括两种情况:
1.已有配偶的人,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再次到民政部门与另一人登记结婚;
2.已有配偶的人,虽未再次登记结婚,但却与另一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此行为公开进行,社会上也公认其为夫妻关系。
这两种情形均构成重婚罪,其核心在于破坏了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
法律重婚与事实重婚是重婚罪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法律重婚,顾名思义,是指前婚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又与第三人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种形式的重婚因具有明确的法律手续而易于认定。
2.而事实重婚则更为隐蔽,它指的是前婚未解除,但当事人又与第三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进行婚姻登记,但双方关系在社会上被公认为夫妻关系。
找法网提醒,对于构成重婚罪的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1.《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重婚罪,行为人将面临刑事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强调了对于重婚行为的打击力度,规定对重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外,重婚还可能导致民事责任的承担,如离婚诉讼中过错方可能面临财产分割的不利后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