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当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劳动者,其工资应比平时高出两倍。这是劳动法对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权益保障,确保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得到应有的报酬。
1.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劳动者应当按时、足额地收到自己的工资,而用人单位有责任确保这一点。
3.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在特定时期内的工资保障,确保他们在这些时期内的收入不受影响。
除了上述的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在其他特殊时期的工资保障。
1.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时,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当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时,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特殊时期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报酬。
总的来说,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和保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还有其他工资支付相关的问题吗?例如,加班工资应该如何计算?找法网随时为你解答,让你在劳动法方面更加了解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