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附义务的赠与行为

更新时间:2024-05-27 0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要如何认定附义务的赠与行为?赠与行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生效?赠与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本文详细解读了赠与行为的认定、条件和效力,以及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一、

如何认定附义务的赠与行为

  1.要认定附义务的赠与行为,关键在于判断赠与行为是否设定了一定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是否作为赠与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

  2.当事人在赠与合同中明确约定,受赠人必须完成某项任务或满足某个条件,才能获得赠与的财产。这种情况下,赠与行为即被视为附有条件的。

  3.赠与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其核心内容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并且受赠人表示接受这种赠与。

二、

赠与行为的条件和效力

  1.赠与行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1)赠与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无效情形。

  (2)赠与的财产必须是赠与人合法所有的,并且不属于禁止流通的物品。

  (3)赠与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赠与行为一旦成立并生效,就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赠与人有义务按照约定将财产转移给受赠人,而受赠人也有权要求赠与人履行赠与义务。

  3.赠与行为还具有无偿性,即赠与人不需要支付对价就可以将财产转移给受赠人。

如何认定附义务的赠与行为

三、

赠与行为的撤销条件

  赠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无因撤销权,即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如果赠与合同已经经过公证或者具有救灾、扶贫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则不得撤销。

  2.赠与人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行使有因撤销权。例如,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或者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等,赠与人都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行为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的法律规定却不少。你是否遇到过赠与纠纷?如果有,不妨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你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157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附义务赠与是指什么,处理附义务赠与时要注意什么
附义务的赠与的特征有:附义务赠与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须以双方当事人之合意为要件;附义务赠与是一种单务无偿合同,受赠人虽然也负担一定的义务,但双方签订合同的主要目
附条件赠与合同和附义务赠与合同的区别
附义务赠与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合同内容不得违背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附义务赠与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只有当赠与人要约表示将自己的财产给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附义务赠与与附条件赠与的区别
你好,具体附属什么条件
附条件赠与和附义务赠与的区别
你好,具体附属什么条件
附义务的赠与是不是在一开始就得明确说出是附义务的赠与就不是附义务的赠与了
赠与可以附义务。附义务赠与,也可称为附条件赠与或附义务赠与合同。是指赠与可以附义务,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赠与行为。附义务赠与作为一种契约,须以双方当事人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该义务是赠与的前提条件.
附条件赠与和附义务赠与有什么区别
你好, 一个是有条件赠与一个是有义务赠与
银行附义务赠与合同的写法
银行既然没有法务吗?建议来电咨询。
失业保险每月24个月1000元,还有其它赔偿吗?
公司倒闭的时候,对于员工来说就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在这个时候员工就可以去领取失业金,这是符合失业金领取的条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
骨折手术后几天刀口感染是医院引起的吗?
要看是什么切口了,及感染的具体病原了
我能拿回这笔钱吗??
你好,要看款项性质的哦
外包人员被派送至其他单位工作,劳动者不愿去,被辞退有经济补偿吗
外包人员辞退补偿问题复杂,需结合具体情况。若因个人原因被退回,一般无补偿。若因用工单位原因,可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解除合同并争取补偿。协商不成,可考虑劳动仲裁或诉
单行道逆行掉头会扣多少分
单行道逆行掉头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接受交通警察的现场处罚、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以及通过线上交通违法处理平台处理。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便利性、时效性
结果他拿着去诈骗,受害者找到我让我去赔偿,我也把受害者被诈骗的金额都赔给了对方,这件事还和我有关系吗
已赔偿但仍有风险。建议:1.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调查。2.咨询律师了解个人责任,并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3.与受害者保持沟通,解释情况并寻求理解。4.加
你算了吧百分之34.71吧
你好,你有什么事需要解答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