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法中规定不予受理投诉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4-07-01 06: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消费者权益法中规定不予受理投诉有什么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不予受理的投诉规定,包括非个人消费、企业间纠纷、私下交易等。了解这些规定,避免投诉无门。
一、
消费者权益法中规定不予受理投诉有哪些规定
没有消费者权益法,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予受理的投诉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购买商品并非用于个人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投诉,这类投诉通常不属于消费者协会的处理范畴;
2.企业之间或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经济纠纷投诉,这类纠纷更适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个人私下交易商品产生的违约纠纷投诉,这类问题更适合通过协商或法律手段解决;
4.无法提供被投诉者名称、地址和必要证据的投诉,由于缺乏必要信息,消费者协会难以介入处理;
5.如果司法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投诉,消费者协会将不再重复处理;
6.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投诉也会被拒绝受理。
二、
消费者协会管辖原则
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投诉时,遵循一定的管辖原则。
1.以地域管辖为主,即投诉应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如果被诉方所在地与消费者常住地不一致,则由常住地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
2.如果案情涉及两个县级辖区以上,则由共同的上一级(市级或省级)消费者协会处理。
3.如果案情涉及两个市级协会辖区以上,则由省消费者协会处理。省消费者协会对已受理的投诉可以委托辖区内与案情有关联的任何消费者协会处理。
4.对于外籍消费者投诉国内经营者的情况,由被诉方所在地县级消费者协会处理。对于省内消费者在上海、江苏、香港、澳门地区消费引发的争议,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消协投诉。
还有其他关于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吗?在找法网,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解答。保护自己的权益,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消费者权益法主要保护哪些权益
消保法保护多项权益。如商品质量问题可要求退货换货;服务不满意可投诉;遇到欺诈可索赔;权益受损可起诉。具体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消费者权益法请问消费者权益法第26条是怎么规定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br/>
法律依据:<br/>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br/>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