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5-13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致被监护人危困,法院可撤销其资格。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人权益,代理民事活动,不履职或侵害权益将担责。紧急时,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将提供临时照料。
一、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1.当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时,法院有权经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
2.监护人若有以下行为,人民法院会根据相关个人或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
(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无法履行且拒绝委托他人;
(3)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4)实施其他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这些个人和组织可能包括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4.如果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申请,民政部门将负责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二、
监护人履职方式及法律保护
1.监护人通过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来履行监护职责。
2.对于成年人,监护人应在尊重其真实意愿的前提下,协助其进行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监护人的职责受到法律保护,依法履行职责所产生的权利也受到法律的保障,如果监护人不履行或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
4.在紧急情况下,如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无人照料时,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负责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三、
监护人职责及紧急措施
1.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管理其财产,代理进行民事和民事诉讼活动,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以及承担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的民事责任。
2.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其财产。
3.在紧急情况下,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负责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以确保其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监护责任重大,需时刻关注被监护人需求。如你对监护问题有疑问,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确保被监护人权益得到保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该怎样处理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资格。撤销监护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被取消,应另行确定监护人。或由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在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若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职责,被监护人生活无人照料,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应提供临时生活照料。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样办,怎么规定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监护关系。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应该怎样办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法院可依有关人员或组织的申请,在查清事实后,按照法定程序撤销监护人的资格。通过诉讼撤销监护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被取消,依法应另行确定监护人。或者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其行为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