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了没打款是否生效,需视合同性质而定。
1.对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若当事人约定付款时生效,则未付款合同不生效。
2.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及定金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或实际交付定金时生效。
3.一般合同而言,付款仅为履行合同义务,不影响合同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
2.若合同需办理批准手续,未办理将影响生效,但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1.若误签合同,当事人可以重大误解为由,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
2.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
3.合同撤销后,当事人应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损失。
4.审查是否构成重大误解,需考虑合同相对人是否对合同内容产生重大误解,该误解是否由误解方自己造成,并是否影响到了误解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效力需视其年龄和智力状况而定。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合同无效。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且非纯获利益的合同属效力待定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方生效。
3.若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4.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签订的纯获利合同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是有效的。
合同有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1.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问题涉及众多细节,你是否还有其他疑惑?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找法网律师在线沟通,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