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几种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8 0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四种类型,具体包括双方自行协商、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申请劳动仲裁等。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及时处理原则等。
一、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几种类型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有:
1.双方协商处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二、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合法原则:处理劳动争议应以法律为准绳,并遵循相关法定程序。这意味着劳动争议处理的开始、进行和终结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对双方的权益给予平等的保护。
2.公正和平等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当公正、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处理程序和结果不得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各方当事人享有相同的法律保护。
3.调解原则: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先尝试调解。如果调解失败,才能行使裁决或判决。
4.及时处理原则: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应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案件的受理、审理和结案。这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过程,均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时限。
5.重视事实的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注重查明事实真相,这是作出合理判断的基础。
6.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调解的重要性,以及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要优先考虑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
劳动争议处理可以收集什么证据
1.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证明文件,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聘用合同等。
2.工资支付凭证,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现金收据等,证明工资的数额、发放时间和方式。
3.社保缴纳证明,如社保缴纳明细、社保卡等,证明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费。
4.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文件,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离职证明等。
5.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如加班记录、年假记录、病假证明、事假证明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几种
劳动纠纷处理方式及反映部门:
1.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 可以向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3. 可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只要有一方申请且符合条件,仲裁委就应受理。
4. 若要起诉,需先申请仲裁,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的,法院将不受理。
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以下部门解决:
1. 向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决劳动争议时,应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纠纷4种处理方式有哪些
劳动纠纷的4种处理方式: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
2. 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