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负伤医疗期的工资待遇如何计算
更新时间:2024-07-29 11: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工负伤医疗期的工资待遇计算是按照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合同。
一、
非工负伤医疗期的工资待遇如何计算
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工资,是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来计算的。具体的数额则由用人单位依法在上述范围内确定。单位在医疗期内,仍需依法按照约定的日期向员工发放工资。
二、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可否解除合同
找法网提醒,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三、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时间是多久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能享受的医疗期是三至二十四个月。
2.如果其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医疗期为三个月;在本单位工作超过五年的,医疗期为六个月等。
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如何计算?
工伤期间工资通常由单位按月支付,保持原待遇。若需生活护理,费用由工伤保险负责。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确保符合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
解释: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一般处理方式是由所在单位继续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如工伤职工需要生活护理,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确保合法合规,并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非工伤医疗期工资待遇是怎样的?
工伤医疗期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
2.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
3.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所需费用不属于工伤医疗待遇范围,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另外,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应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时,职工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如遇紧急情况,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
此外,治疗工伤所需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这些费用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这些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共同规定。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工资如何算
法律分析: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工资,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