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期请病假的人如何管理
更新时间:2024-07-17 0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长期请病假的人的管理方法是对制定病假管理制度;对病假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等。职工长期请病假单位一般是不能进行辞退的。长期请病假被辞退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
一、
对长期请病假的人如何管理
1.制定详细的病假管理制度及病假复查制度,程序要依法,内容要合法、合理及可操作。
2.严格病假申请的流程,必须提交符合规定的医院医生开具的病假证明,填写格式化的病假申请单,在申请单上附注医生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提高病假的审批权限。
3.在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明确:申请虚假病假属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并对情节严重、假期天数较长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4.定期探访生病员工,关爱员工,也起到了对员工的监控作用。
5.建立长期病假试工制度,明确试工的有关待遇、试工不合格的处理办法等。
二、
长期请病假公司有理由辞退吗
员工长期请病假,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公司不可以辞退,若辞退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要求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三、
长期请病假被辞退仲裁期限是多久
找法网提醒您,长期请病假被辞退仲裁期限是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员工长期病假怎样处理
法律分析:
1. 员工频繁请病假却未生病时,人力资源需与员工及主管分别沟通,以化解矛盾。
2. 公司应规定员工请病假需出示一定级别医院的病历本。
3. 若员工提供虚假病假条,可要求员工前往公司指定医院复诊。若核实上家医院信息为假,企业可视为严重违纪,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4. 员工请长期病假时,根据工作年限享有医疗期。医疗期结束后仍无法工作者,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注:以上内容不包含法条引用及具体法律依据。
职工长期病假如何处理
员工请病假,单位虽有批假权,但劳动者患病,同样享有休假权。若员工已提交用人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假条、病历及就诊发票,用人单位不批准则违反了法律公平原则,构成违法行为。遇此情况,员工可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具体医疗期的长短,依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及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而定:
1. 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者,给予三个月的医疗期;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者,给予六个月的医疗期。
2. 实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上: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者,给予六个月的医疗期;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者,给予九个月的医疗期;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者,给予十二个月的医疗期;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者,给予十八个月的医疗期;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二十年或以上者,给予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职工长期病假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
1. 员工请病假,虽然单位有批假,但劳动者患病也有休假权。
2. 如果员工提交用人单位指定医疗机构病假条、病历和就诊发票的,用人单位不批准则违法法律公平原则,属于违法行为。
3. 如果确实出现用人单位不批准病假的情况,员工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进行投诉。
以上内容即保留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同时去除了法条引用及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