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结束被辞退怎么补偿

更新时间:2024-07-16 0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产假结束如果属于违法辞退是需要按照两倍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决定的。产假结束被辞退仲裁调解原则是事实清楚原则、自愿原则。
一、

产假结束被辞退怎么补偿

  产假结束如果是违法辞退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赔偿员工,即员工在单位每工作满一年,单位要支付给员工两个月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

产假结束被辞退仲裁调解原则是什么

  产假结束被辞退仲裁调解的原则如下:

  1.事实清楚原则。所谓事实清楚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应当坚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调解的原则。

  2.自愿原则。在仲裁程序中,是否进行调解,能否达成协议,完全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如果不自愿,就不能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产假结束辞退

三、

产假结束被辞退五险一金怎么办?

  1.暂时停缴,短时间内停缴无重大影响;

  2.个人承担五险一金费用继续缴纳;

  3.让新公司续交,外地谋职的需要尽快办理转移手续。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辞退未满半年的员工,补偿是怎么算的
您好:辞退未满半年的员工,如果是合法辞退,且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
哺乳期辞退女职工怎么补偿
女职工哺乳期结束后被辞退,应依法支付补偿。具体的补偿金额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雇主没有正当理由强行解除劳动关
哺乳期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怎么算
针对哺乳期辞退员工的补偿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年一月工资;二是如果员工的月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按照三
辞退产假期间员工怎么赔偿
针对产假期间被辞退的赔偿问题,需区分员工是否有过错。若因员工自身表现不佳被辞退,单位通常不承担赔偿责任;若非员工过错,单位应支付赔偿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
公司辞退赔偿金怎么算期间休产假的
针对产假期间被辞退的赔偿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情况处理。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被辞退,单位无需赔偿;若非劳动者原因,单位应支付赔偿金。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收集证据以证
刚刚休完流产假3天,赔偿怎么算
你好: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怎么让公司辞退我并拿到补偿
你可以与单位协商辞职并争取获得补偿金。如果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导致你被辞退,你可以申请赔偿。协商辞职时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根据你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来获得相应的补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