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讨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04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法上没有规定非法讨债罪,但是规定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使用了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催收等。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等。
一、

非法讨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并未规定非法讨债罪,而是规定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公安机关对于该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等行为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的行为。犯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二、

非法讨债犯罪的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体要件:催收非法债务罪是一般主体,既包括直接实施催收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的行为人,也包括雇佣、指使他人实施上述行为的人;

  2.客体要件:催收非法债务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尤其是公共秩序;

  3.主观要件:催收非法债务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其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非法债权,大部分还具有牟利目的。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对象是借贷高利贷等,其他违法债务的债务人员;

  4.客观要件: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软暴力”手段催收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讨债罪立案

三、

非法讨债犯犯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寻衅滋事罪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既符合催收非法债务罪也符合寻衅滋事罪,构成想象竞合,则应从一重罪处断,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1.客观方面不完全重合。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客观行为方面,仅限于《刑法》第293条之一列举的三项情形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相对而言更为宽泛。

  2.主观方面的目的是界分两罪的关键点

  催收非法债务罪和寻衅滋事罪虽然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但是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催收非法债务的目的,而构成寻衅滋事罪主观上不要求行为人具有某种目的。行为人寻衅滋事的动机多样,争强逞能或者寻求精神新鲜感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740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讨债罪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
非法讨债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我国《刑法》中并未规定非法讨债罪,而是规定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公安机关对于该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等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拼多多只给我退款,商家说要起诉我
消费者维权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比如在网上交易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或假冒商标的,可依法向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员工在宿舍突发疾病公司应该承担责任吗?
你好,具体是什么病?与工作有关吗
你好我的那个罚金没交限制坐高铁
您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法院或执行部门的通知,了解罚金缴纳的具体金额和方式。一般来说,您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缴纳罚金。线上缴纳通常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宝等方式进行;线
姐姐,我真的好慌啊
晚上好,你是咨询什么案件的啊
对方说是办理停息掛帐的
办理停息挂账需注意风险,如双方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和方式,可能导致债务长期拖延。同时,若债权人不同意或协议违法,可能导致协议无效。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债务规
做了三天没签合同离职了到发工资的时候叫去签手续才能拿工资
如果单位以未签合同为由拒绝支付工资,您除了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应得的工资外,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因拖欠工资而产生的利息或滞纳金。此外,根据具体情况,您还可以考虑要求单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