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0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工地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是需要由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是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等。工地工伤纠纷的仲裁时效是一年的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

工地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工地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是:

  1.双方协商解决: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可以首先进行协商,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

  2.劳动仲裁:如果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或者一方不愿意协商,可以选择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官方途径,具有法律效力。

  3.诉讼: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受伤职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自己处理工伤纠纷,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二、

工地工伤纠纷的仲裁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工地工伤纠纷的仲裁时效是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工伤纠纷

三、

工地工伤纠纷的情形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因为不愿承担工伤赔偿费用或怕被安监部门检查和处罚,不肯申请工伤认定或阻挠工伤认定的。

  2.用人单位否认与受伤职工存在劳动关系,从而不愿申请工伤认定,或者不愿承担工伤待遇等相关支出的。

  3.客观事实不明或相关证据不足,使受伤职工、用人单位、劳动部门三方对是否属于工伤有争议的。

  4.医疗诊断为复合伤病等,难以确定是否属于职业病,造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诊断结论有争议的。

  5.用人单位对认定为工伤的结论不服而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的。

  6.其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在工地上受伤了怎么解决问题
我让律所负责处理这类案件的律师联系您
在工地受伤,怎样解决
属于工伤,具体伤残等级以鉴定为准,建议您及时准备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后续根据伤残等级向单位索赔。
在路桥工地受伤最快怎么解决
在工地上受伤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1.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所在单位需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职工和用人单位。 3. 职工或用人单位可随后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赔偿金。 4. 如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5.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相应的决定书。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咨询的纠纷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可以先协商
你好,你的诉求问题可以跟我讲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