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23 0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有当事人向调解组织提出申请,调解组织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在十五日内完成调解工作等。劳动争议仲裁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一、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有什么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有:
1.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2.调解组织接到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调解工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
4.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审查确认申请。
二、
劳动争议仲裁去当地哪个部门
劳动争议仲裁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劳动仲裁部门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三、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分别涉及哪些当事人
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原告是指在劳动争议中寻求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方,通常是劳动者。找法网提醒您,被告是指被原告找上门的一方,通常是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而被告则需要进行辩护,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违法。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构成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仲裁员。申请人是指在劳动争议中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的一方,通常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被申请人是指被申请人找上门的一方,通常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仲裁员是指由仲裁机构选派,负责受理仲裁案件并作出仲裁裁决的人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承包合同纠纷该如何解决
针对劳动承包合同纠纷,可采取以下解决途径: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寻求和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寻求第三方介入调和;如仍无法解决,可依据合同约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专家进行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最终判决。
劳动纠纷追诉时效是多久内完成调解程序
针对劳动纠纷的调解程序,其追诉时效通常为一年。调解委员会接手后,一般会在15日内完成调解。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会及时通知当事人。三个答案合计总字数保持不变。
处理劳动纠纷如何收费?
处理劳动纠纷时,具体操作如下:
1. **调解**:双方可自愿选择调解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后,纠纷即告解决。此方式适用于争议不大、关系需维持的场合。
2.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按仲裁程序进行审理。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履行。仲裁费用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具体标准可查询当地仲裁机构规定。
3. **诉讼**:若仲裁不成或双方不愿仲裁,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同样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且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充分举证,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若对判决不服,可依法上诉。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争议解决效果等,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