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在我国如何立案
更新时间:2024-08-08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欺诈在我国的立案标准为骗取财物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
合同欺诈在我国如何立案
合同欺诈的行为骗取财物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
合同欺诈怎么向法院提起诉讼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三、
合同欺诈应该去哪里投诉
合同欺诈去投诉很难得到处理。可以到法院主张合同撤销权。如果合同诈骗行为涉嫌犯罪,刑事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在公安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正确地对合同诈骗进行立案
合同诈骗的报警立案流程如下:
1. 收集合同、交易记录等关键证据;
2. 撰写详细的报案材料,描述诈骗过程和细节;
3. 将相关材料提交至辖区派出所或公安局;
4. 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线索和协助;
5. 等待警方完成侦查并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整个流程注重及时性和证据的有效性。
这三个【新解答内容】均围绕“合同诈骗如何正确立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遵循了您的要求,对原答案进行了重新表述,且保持了语义的一致性和总字数的一致性。
如何以合同诈骗罪立案
合同诈骗罪立案应:1.立即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2.收集并提交与诈骗行为相关的证据;3.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线索。若诈骗数额较大,可追究刑事责任。及时立案有助于追回损失并惩治犯罪。
合同诈骗怎样立案
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有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情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则应当立案追诉。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无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采用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