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欺诈该如何立案
更新时间:2024-01-01 1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合同欺诈若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便以合同诈骗罪立案,相应的立案标准是个人以订立合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主管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一、
我国合同欺诈该如何立案
合同诈骗立案条件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二、
合同诈骗跟合同欺诈有区别吗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跟合同欺诈是有区别的:
1.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一般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3.犯罪主体不同。
4.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

三、
合同欺诈起诉期限
合同欺诈起诉期限是三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是指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间,而民法典规定,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诈骗如何报警立案
只要被诈骗了,不管多少金额都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根据诈骗金额多少来确定案件性质
如何以合同诈骗罪立案
合同诈骗罪立案应:1.立即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2.收集并提交与诈骗行为相关的证据;3.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线索。若诈骗数额较大,可追究刑事责任。及时立案有助于追回损失并惩治犯罪。
合同诈骗不立案如何处理
合同诈骗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者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通过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