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如何在我国立案调查

更新时间:2024-07-09 0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合同欺诈在我国立案调查的方式是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警、提交相应的材料和线索、警察审核、立案调查等。欺诈合同的量刑标准是如果行为人合同诈骗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一、

合同欺诈如何在我国立案调查

  合同欺诈在我国立案调查的方式是:

  1.受害人需要向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

  2.报案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报案材料,警察审核以后符合立案条件便可以立案;

  3.立案后公安机关便进行侦查以确定事实和收集证据;

  4.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便会将案件移交检察院。

二、

欺诈合同的量刑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欺诈合同的量刑标准如下:

  1.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遇到了合同欺诈事情之后,当事人是可以要求对方给予自己相应的经济赔偿,但必须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里。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欺诈

三、

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1.伪造合同。

  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也可以是先伪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2.货物引诱。

  欺诈方利用一些单位或个人急需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诸如钢材、汽车、铝锭、彩电之类的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这种打法使欺诈方伪装成供货方当事人实施的。

  3.盗用、假冒名义。

  4.虚构主体。

  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谎称专利技术引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欺诈,合同欺诈?
欺诈合同的构成要件包括: 1. 欺诈方存在欺诈的故意; 2. 行为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3. 当事人因签订欺诈合同而遭受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无论是欺诈方还是第三方实施的欺诈行为,只要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民事法律行为,且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受欺诈方都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什么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怎样处理合同欺诈,怎样解决合同欺诈?
构成合同欺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也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截至目前规定,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年龄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被电信诈骗后,有追回被骗金额的可能。若遭遇诈骗,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然后尽快去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平安普惠贷款结清后三费能否退,得看具体情况。若三费收取不符合合同约定或存在违规情形,就有退的可能。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种情况能起诉。对方宣传与实际办理的贷款不符,存在欺诈。你以为利息是低息,实际却高达百分之二十四,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不过,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可根据当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修路修到胡洞中断说明规划可能没考虑周全。可以和修路的施工方沟通,了解他们明年继续修的依据和计划。要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虽然你没直接打架,但帮忙叫人出来,可能构成共同犯罪。已满14岁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负刑责,轻伤二
我也要提问